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鉴赏
【西青·运河明珠】翰林杜彤事迹略考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张一然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1-11-24
内容提要:历史文化名城杨柳青是大运河上一颗耀眼的明珠。2019年,西青区委、区政府决定建设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这将使天津西青这颗运河明珠再次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历史文化名城杨柳青是大运河上一颗耀眼的明珠。2019年,西青区委、区政府决定建设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这将使天津西青这颗运河明珠再次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为实现西青区打造运河闪亮明珠,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城的奋斗目标,更好地体现杨柳青这颗运河明珠的独特韵味,让更多人了解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深厚的文化历史人文内涵,即日起西青区融媒体中心与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指挥部文史组联合推出《西青·运河明珠》专栏,以飨广大网友。

  翰林杜彤事迹略考

  杜彤是杨柳青唯二的翰林之一,自幼在当地文昌阁崇文书院读书,其考中举人后,因学识扎实,熟谙世道人情,官途顺遂。由《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可看出:“杜彤,现年四十一岁,系直隶天津县人。由廪生中式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举人。十八年(1892)壬辰科会试中式贡士,殿试二甲、朝考一等,改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1894)散馆一等,授职编修。二十七年(1901)三月记名,以御史用,九月补湖广道监察御史。二十八年(1902)转掌四川道监察御史,六月俸满截取知府,蒙召见一次,旋丁母忧。三十年(1904)八月服满起复。三十一年(1905)二月,补山东道监察御史。三十二年(1906)四月二十日奉旨署理新疆提学使,开缺以道员用。”

  1905年,科举废除。1906年,清廷要求各提学史除了之前出过洋的人之外,其余人等都要前去日本考察学务三个月,归国后再赴任。此次出洋的16省提学使就有新疆提学史杜彤。偶有文章提及“杜彤留学日本”,实则乃是其因上述原因曾前往日本“考察”三个月而已,并非留洋学习。

  杜彤深谙官场,兼具理想,加之翰林清贵出身,深得新疆巡抚何彦升的器重。宣统二年(1910)十月,正巧布政使(藩台)空缺,何彦升即向朝廷举荐杜彤暂行代理。从杜彤为官履历来看,其在清宣统二年攀登至仕途顶峰。

  杜彤为人圆润,待人彬彬有礼,又颇具实干精神和能力,兼因赴日考察开阔了眼界,任职提学使期间,提出了“求普不求高, 用学务人厚薪不兼差,以次渐进不惑种人难于见功之说”三宗旨,并设立劝学所。光绪三十三年(1907),新疆各地的劝学所已达33处,总董29名,劝学员101名。

  新疆巡抚联魁《奏提学使杜彤请实授片》中赞杜彤“为人忠实通敏、识见正大、遇事坚定、劳怨不辞,诚为监司中不可多得之员”,“新疆兴学首功,当推学使杜子丹”。

  黄炎培在《清季各省兴学史》中对杜彤评价颇高:“朝命设新疆提学使,津门杜彤首膺简命,力毅心热。到任后,以省城设立之高等学堂,生徒程度不齐,改为中学,注重实际。”“就蒙养学堂改设小学堂,并增设其他各校及简易识字学塾。” 

  据杜彤的女儿杜联喆回忆,因辛亥革命爆发,杜彤以回籍修墓为由坚辞是职,由俄国西比利亚铁路回到家乡杨柳青。回乡后,他很快将老宅拆掉,原址重盖新房,并购置大宅,将家分作两处居住。正妻携子女居新置大宅,其余人等居于翻盖的老宅处。杜彤一妻两妾,共育有七名子女,但非同母所生子女并不亲近。

  在杨柳青安稳地度过数年后,因“杨柳青适当军队调遣之卫”,杜彤便举家搬到天津城里英租界租房居住,仍是一家两住。1929年9月,杜彤突患肠胃疾病,数日之间便去世了。他死后,妻妾分家单过。杜联喆说:“殡葬后,一家两处分为三处。”

  杜联喆作为杜彤嫡妻所生幼女,所知甚多。她记得嫡母刘氏曾说,“杜彤是甲子生人,推算应是同治三年(1864)生。”杜彤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兄弟姐妹看着都比杜彤长一辈的感觉。嫡妻刘氏比杜彤小一岁,杜彤哥哥的大女儿和刘氏同岁。由此可看出,杜彤与兄姐年龄差距颇大。

  有学者通过种种资料,推算杜彤生于同治五年(1866)。但据杜联喆所述,杜彤乃清同治三年(1864)生人,逝于1929年,享年65岁。(完)

原标题:西青·运河明珠丨翰林杜彤事迹略考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