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为了更好地落实文件精神,结合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作为天津市文明校园,西青区实验小学认真领会政策,从多个角度着手开展工作,促进“双减”政策落地,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双减·聚焦课堂 教学研讨促提升 人人作课共成长
课堂是学生获得各类知识的主要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足、学好是“双减”取得实效的关键。学生在课堂中成长,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抓住了课堂,便抓住了教育的命脉。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营造教师间积极进取、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浓厚教学氛围,本学期实验小学组织了“人人作课”展示课活动。老师们以“人人作课”为平台,在备课中苦练内功,在实践中展示能力,听课教师在学习中积淀,在研究中提升。
双减·聚焦作业 以作业监督管理,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切实抓好作业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实现提质增效,实验小学从加强作业的监督管理入手,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让“双减”政策真实落地。教务处对全体教师的课堂作业布置、课堂作业批改、二次批改、课堂作业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严格检查,以确保课堂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及时订正和反馈。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内容适量,判阅认真,并采用了多种评价和奖励机制来鼓励学生。同时,充分利用美术专用教室良好的环境,展示学生美术作品,营造艺术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闲暇时空。
双减·聚焦课后服务 “爱的分享 助力成长”家长义工进课堂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实验小学向家长朋友发出邀请,号召大家参加到课后服务中来,结合自身的职业和兴趣等特点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度过一段非凡时光。家长走进课堂,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进行健康常识的讲解,或做毒品预防讲座,或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助力了孩子们的成长。通过这次活动,真正实现了家校共育。
11月4日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青年志愿者协会走进西青区实验小学。本次志愿者活动由该校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总队组织,共分四组,由小朋友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小组。此次志愿者走进小学课堂,以轻松新颖的活动形式,为小朋友们带去了知识与乐趣。志愿者以热情传递知识,以悉心关爱感动祖国的花朵。此项活动丰富了学校的课后服务内容,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
西青区实验小学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双减”工作落地开花,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辛勤劳动必将结出硕果。
(文明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