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工信部持续加大对APP侵害用户权益的整治力度,先后三次组织对重点问题开展“回头看”。在最新一次“回头看”当中,工信部再次通报了38款APP,这些APP存在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这些被通报的APP中包含了大家日常使用率极高的几款APP,例如腾讯新闻、QQ音乐、豆瓣以及小红书、探探等社交软件。工信部表示这38款APP必须在11月9日前完成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工信部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并予以行政处罚。根据工信部此前通报,如果这些APP在限期内无法完成整改,有可能会遭到“下架”等方式的处罚。
知名企业还需更有担当
根据查阅工信部三次“回头看”通报,北方网IT频道发现部分知名企业为了达到一些自己的目的,长期违规采集用户信息。比如:搜狐(第17批、第20批)、腾讯、豆瓣(第16批、第17批、第20批)等公司,至少两次出现在了工信部的“回头看”检查通报当中,腾讯更是取得了三次皆有的“大满贯”成绩,这三家企业的“中招率”远高于其他企业。而根据我们查询工信部2019年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检查发现问题的互联网企业名单”发现,早在2019年小红书就因为“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而被工信部通报,并被责令整改。但是时隔两年,小红书不但没有改正自己的错误,更是在相同的问题上再次犯错,不知道是不是觉得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处罚对其来说无关痛痒。
快递信息被倒卖
近日浙江宁波警方近日就侦破一个非法获取、倒卖快递面单信息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快递面单照片2万余张。据警方了解,这个犯罪团伙为了获取快递包含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牟利,竟然通过临时应聘的方式进入快递公司,然后,他们再利用整理快递包裹之机,偷拍快递面单照片,汇总整理后在网上倒卖。
央视报道:快递公司员工倒卖用户个人信息
9月23日,“UP主自述30分钟内被诈骗16万”的话题成为热搜。据受害者讲述,她当天接到了一个自称申通快递员的电话,对方表示因为快件丢失需要进行理赔。在冒充快递员的骗子一步步诱导下,受害者30分钟内陆续被骗了16万元。
消费者30分钟内被“快递员”骗取16万元
脸书将关闭面部识别技术
据经济参考报引用美联社消息,当地时间11月2日,脸书公司宣布将关闭其面部识别系统,并删除超过10亿人的面部识别模板,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这项技术会被滥用。由于担心侵犯民权、种族偏见和侵犯隐私,美国至少有7个州和20多个城市限制了政府对人脸识别技术使用。欧洲监管机构和立法者也采取类似措施,阻止执法部门在公共场所扫描人们面部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