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日前,由天津市文明办主办、天津文明网承办的2021年9月天津好人评选活动结束,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村民张星宇获评“孝老爱亲好人”。今年20岁的张星宇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6岁时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从此,他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但年迈的二老相继患上脑血栓,巨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照顾重病的爷爷奶奶,放学后,他会到地里干农活,家里的家务他也都承包了。假期的时候,他会同时打几份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的孝心感动着十里八村的乡邻,被村民们传为美谈。 幼年丧父 在本市西青区西南部,有一个被子牙河、大清河、独流减河环抱的村子——辛口镇第六埠村。23日上午,记者来到该村兴庄路36号张星宇家采访时,看到大门上挂着一块“光荣之家”的牌子。“小宇没在家,自从参军入伍以后,还没回过家,您快到屋里坐。”见到记者来采访,正在院子里搓玉米的张星宇的爷爷张振宽大爷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记者看到,张星宇家是北方农村传统四合院式的房子,走进东屋,只见屋子里干净整洁,炕沿上整齐地码放着厚厚的一摞教辅书和课本,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 “这些奖状都是小宇上学的时候得的,参军以后,他住的屋子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这孩子小的时候,可是没少吃苦,想他的时候,我们老两口就会来这屋里坐坐。”说起家庭的遭遇和变故,张星宇的奶奶李意明大娘现在还难以释怀,说起来眼角含泪。 在张星宇6岁的这一年,噩耗接连不断,他的父亲因心肌梗塞突然去世,母亲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声不吭地离家出走,从此张星宇便和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但是命运似乎还没有放过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家庭,张星宇在辛口镇中心小学上六年级的时候,爷爷奶奶先后患上脑血栓,虽然经过住院治疗保住了性命,但是出院后仍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爷爷奶奶每天都靠大量药物来维持,再加上之前做手术欠下的大笔欠款,家庭负担越来越重。 挑起重担 为了还清债务,也为了让张星宇上学,将来有出息,爷爷奶奶的病情稍有好转,就每天拖着半个僵硬的身子起早贪黑下地干活。每当看到身体不便又一身疲惫的二老回到家里,放学归来的张星宇内心充满了愧疚。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张星宇渐渐长大了。每天放学回家,他就跑到地里帮二老干活儿,陪伴二老去医院看病,还承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儿。此外,他还利用寒暑假时间四处打工,多年来他做过的兼职不计其数,搬运工、服务员、派送员……有时为了做兼职需要凌晨5点就起床,有时又会忙到深夜。虽然家境不好,但没有击垮张星宇的斗志,无论是做什么兼职,他都以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对待,从不怕累,也不抱怨,浑身充满了力量。就这样,他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努力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虽然张星宇的课余时间被打工占据,但是他丝毫没有放松学习,每天利用点滴的时间努力学习。晨曦中,在操场上跑步之后就开始大声背单词、背课文;星空下,他伏在桌前学语法、做习题;老师的办公室里,经常可以看到他求知的身影……他的这种勤奋刻苦、心无杂念的学习劲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作为一名班干部,他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尽职尽责,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参军入伍 “在村里,要是提起谁家的晚辈最孝顺,乡亲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张星宇。”第六埠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对记者说,张星宇自幼乖巧懂事,脸上有着同龄孩子所没有的成熟和坚毅,他平时特别节俭,从初中到中专,只买过两个铅笔盒,仅有的一个书包一直用到中专毕业。每天放学回村,都是先到自家的庄稼地里除草、打药,回家后收拾完屋子再扫院子,然后帮爷爷奶奶洗衣服、做饭,里里外外所有的活都干完了才开始学习功课,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让爷爷奶奶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他毅然放弃了参加春季高考的机会,中专毕业后参军入伍,到河北承德某部队服役。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炕沿上放着的手机响了。“是小宇打来的电话,我耳朵背,你来接吧。”张大爷马上把电话递给了老伴。“这孩子总放心不下我们老两口,有时间就打电话问我们的身体情况。”张大爷说。10分钟后,记者接过电话同张星宇聊了起来。“我在部队挺好的,就是放心不下爷爷奶奶。他们为了省出供我上学的钱,得了病也不舍得吃点儿营养品补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电话那头,张星宇的声音有些哽咽。 当记者问张星宇,退役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回天津找份稳定的工作,守着爷爷奶奶,好好孝敬二老……他们养我小,我就应该养他们老。”他在电话里对记者说,感谢村里的大伯、大婶、哥哥、姐姐,感谢资助过自己的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在部队里,自己会努力刻苦训练,报效国家。退役以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自己都会加倍回报社会,报答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 (文明西青)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