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生活 |
|
||
|
||
又是一年中秋时,中秋节,又称八月节、团圆节、拜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咋来的?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的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还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就定于农历8月15日。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 旧时天津卫有哪些中秋习俗? 中秋佳节 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 烙月饼 过中秋节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吃月饼。几十年前,天津月饼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用模子做出的“提浆”、表皮酥脆的“白皮儿”和粘满芝麻的“麻饼”,月饼馅有百果、五仁、豆沙和枣泥,最有名的月饼厂家有“祥德斋”和“桂顺斋”。 在制作工艺上,全国只有天津采用的是木雕工艺月饼模子,那时候的月饼,即便放到除夕夜,月饼表皮都不会变干变硬,被老百姓称为“团圆饼”。 老天津人家里都有一个做月饼的模子,图案上也有讲究,有“福禄寿喜”、“月圆中秋”等字样,有的印有“梅、兰、竹、菊”或“朱雀、白虎、青龙、玄武”等图案。在制作方法上,老天津人家里都有一个“家常烙”,做法与做蒸饼相似。 供兔爷 兔儿爷是京津地区百姓对传说中伴随月宫嫦娥的玉兔儿之尊称,因相信兔儿爷能给人间带来祥和和安宁,故此,中秋佳节要买只兔儿爷供在屋里,增加节日气氛。 穿兔鞋 天津中秋服饰民俗,主要体现在童装上,旧时天津娃娃要穿兔鞋,戴兔帽。所谓兔鞋就是将童鞋的鞋帮缝制成兔子形状,绣上红色的兔子眼睛,缝缀两只长长的兔子耳朵。在夜晚赏月时,妈妈还要给婴幼儿戴上竖起两只长耳朵的兔帽,寓意驱邪祈福、健康长寿。 拜月 各家在院中摆下桌案,上供"月光神码",男人不可参加,因为传说中月神是女性,掌管人间妇女怀孕生子等诸事,民俗禁忌有“男不拜月”之说。 爬月 八月中旬河蟹正肥,中秋之夜家家都要买些河蟹,“螃蟹爬月”就成了拜月典礼中的趣事。买回几只肥蟹,养在盆中,中秋月圆之时,用制钱(老钱)包裹浸油纸捻,绑在螃蟹背上,点燃后放到院中,任其四处爬行,以卜来年财运走向。若螃蟹向屋内爬行,则预示来年财源广进,如向院外爬行则预示来年无财。 猜灯谜 在花好月圆之夜猜灯谜也是天津中秋特色之一。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除此之外,文人墨客会在中秋之夜赏月赋诗。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复杂的节日风俗习惯已渐渐被遗忘 而含有美好寓意的“月饼” 却一直是中秋节的主角 中秋赏月,这些网红打卡地必去 天津之眼 ![]() 在天津之眼上360度俯瞰津城夜景,似乎举手就可以与月亮碰杯,邀月共饮。坐在120多米的空中俯瞰全城美景,小小空间里弥漫着醉人的浪漫,向你最爱的他(她)告白、倾诉,让人产生“身处闹市,远离尘嚣”的超凡之感。再加上摩天轮的幸福传说,或许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可体会,妙不可言。 天塔 天塔矗立于天塔湖的碧波之上,直逼云端,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有“天塔浮云”的美誉。若是明月高悬夜空,天上月与湖中月交相辉映,恍若仙境,加上周围透出的温馨灯光,宛如一轮明月倒映湖中。四周都如此静谧,无论是抬头观月、低头寻影,还是享美宴、品月饼,都不由沉醉于这片“世外桃源”中! 津湾广场 ![]() 津湾广场与天津站隔水相望,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夜晚的津湾广场装点得分外美好。乘游船夜游海河,两岸霓虹把海河染成一条彩河,在甲板上看水中月,月随人移,别有一番情致。有情调的情侣也可以选择在附近的意式风情街漫步,伴着暧昧的街灯,在悠扬的萨克斯声中谈谈情聊聊天,共赏一轮明月,在天津仿佛也能感受到多瑙河畔的灵韵。 蓟州盘山 ![]() 登高赏月是个很不错的选择,站在山顶,头上是一轮明月,脚下是万家灯火,霓虹闪烁,耳边还有虫鸣蛙唱,山上过中秋,体验一番“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感觉,会有种与月亮对话的亲近感觉。 石家大院 古时文人雅士中秋最喜之处莫过于江南小镇了,小桥、流水、人家为赏月营造出了美的意境,不同于南方水乡古镇的软糯柔情,在北方特色鲜明的杨柳青古镇里赏月吟诗,却也别有一番风韵。尤其在“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里,似乎穿越时空,与旧时光里的人同赏一轮明月。 翠屏湖 翠屏湖是天津面积最大的水库之一。这里水面辽阔、烟波浩渺、远山重重,当明月自湖面升起,不知是否有一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感? 也许,这个中秋节的你依然奋斗在他乡,无法回到故土。回不去,或者才是我们这个繁忙时代的大部分声音。但是正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说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刻我们无法相聚,但是思念让我们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心意相通。 (文明西青)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