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道德模范】第七届“感动西青”道德模范事迹展播:李素文
来源:西青信息港 编辑:韩璐 日期:2021-08-27
内容提要:李素文,女,55岁,民革党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副所长。34年来,她雨里去,泥里归,始终漫步在科研路上,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难,帮农民之所需。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展现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西青区文明办于2020年7月启动第七届“感动西青”道德模范选树宣传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群众的踊跃参与。最终,20人荣获第七届“感动西青”道德模范称号。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引领文明风尚,集中展示我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切实发挥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从本期开始,西青区开展第七届“感动西青”道德模范事迹展播活动,陆续为您讲述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在全区营造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以此弘扬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科技兴农的实干家” 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李素文

图片

  李素文,女,55岁,民革党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副所长。34年来,她雨里去,泥里归,始终漫步在科研路上,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难,帮农民之所需。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李素文深爱种子事业,多年来参与培育蔬菜新品种23个,其中辣椒品种1个、花椰菜品种17个、番茄品种1个、茄子品种4个。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级及市科技奖励12项,其中“花椰菜育种新技术研究及优质、抗病和高产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4部。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推广到农户,让农民增收致富,始终是她最大的愿望。但农民观念保守,使得技术推广难上加难。为此,她投身推广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农民,并把工作中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编成小册子,发放给农民。

  2020年3月24日,李素文在朋友圈看到静海区静海镇高楼村邓广胜咨询番茄病害。25日,赶到田间调查,初步确定为细菌性病害,当即精准开方,最终圆满解决病害。

  做个有情怀的农田守望者,她在下乡指导农民时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提供24小时的“热线服务”。只要求助电话一响,她就会第一时间赶到,为农民排忧解难。

  民革党员的身份为李素文助力,她以参政议政形式,及时反映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发声呐喊,鼓与呼!

  2019年,通过调研撰写题为《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促进天津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调研报告,上报民革天津市委员会,转化为提案,提交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得到市农业农村委员会A类答复。“关于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问题与建议”作为提案素材,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向民革天津市委会提交“我市优势特色蔬菜品牌的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提交3篇建议:《关于恢复征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费的建议》、《关于将农业和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合并归一统一管理的建议》、《关于执行新‘种子法’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等。

  授鱼更授渔,甘为农民插羽翅。李素文擅长与蔬菜“对话”,虽然没有太阳的光辉,没有朝霞的灿烂,没有月亮的诗情画意,但她所做的数不清的件件小事,就像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一样发出了点点光芒,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让农技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不愧为农民朋友的贴心人,科技兴农的实干家!

(文明西青)

原标题: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