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解读《2021年文明西青“365”行动方案》(七)六大文明行动(5)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崔美娟 史双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1-08-20
内容提要: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市容市貌这样的显性指标,更要检验市民素质这样的隐形标签。为深入贯彻落实《西青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打好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第一年的关键战,体现西青水平、展现西青特色。西青融媒《西青新闻》节目继续为您解读《2021年文明西青“365”行动方案》,今天播出第七集:志愿我先行·让社会更温暖。

  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市容市貌这样的显性指标,更要检验市民素质这样的隐形标签。为深入贯彻落实《西青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打好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第一年的关键战,体现西青水平、展现西青特色。西青融媒《西青新闻》节目继续为您解读《2021年文明西青“365”行动方案》,今天播出第七集:志愿我先行·让社会更温暖。

  《2021年文明西青“365”行动方案》六大文明行动:

  6.志愿我先行·让社会更温暖。搭建平台载体。以学雷锋活动月、志愿服务大集、星期六志愿服务等品牌活动为载体,动员各级各类志愿者定期在社区、广场、公园、市场、景区、街巷、场站等公共场所广泛开展“我监督、我劝阻、我制止”活动,引导公民和外来游客规范文明行为,克服不文明行为。优化激励保障。盘活社会资源,引导慈善资金等资本介入,配合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志愿服务运维、积分兑换等提供资金支持。挖掘区内部门、文明单位、驻区单位等优势资源,通过合作、洽谈、协议,为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个人开辟就医、乘车绿色通道,享受文艺演出、体育健身参与权益等。为志愿者购买商业保险,保障志愿者基本权益。探索建立区、街镇志愿者之家试点,作为志愿者培训、交流、享受服务的阵地。运用技术手段。做好信息时代“互联网+志愿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助推志愿服务专业化、特色化和精准化。依托天津志愿服务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完善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模式。

原标题:解读《2021年文明西青“365”行动方案》(七)六大文明行动(5)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