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道德模范】西青经济开发公司项目服务部部长刘雯 让大凉山女童重返课堂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杨雅君 编辑:韩璐 日期:2021-08-13
内容提要:工作中,他是西青经开区的“办件达人”,为数百家企业成功解决审批难题上千次;生活中,他更是热心公益坚持助学的“圆梦小哥”,让多个四川大凉山女童重返课堂,他组织团队,带领各位资助人,在一人资助一个贫困学生的前提下,共资助学生将近150名。他就是刘雯,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服务部部长。

  工作中,他是西青经开区的“办件达人”,为数百家企业成功解决审批难题上千次;生活中,他更是热心公益坚持助学的“圆梦小哥”,让多个四川大凉山女童重返课堂,他组织团队,带领各位资助人,在一人资助一个贫困学生的前提下,共资助学生将近150名。他就是刘雯,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服务部部长。

  刘雯业务工作非常出色。数年来累计为西青经开区工业项目挂牌土地122宗,成功探索出了全市首个“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新模式。他乐于助企,项目服务的工作核心就是“跑件、办件”。十多年来几乎每天近一百多公里的奔波,让他的笔记本写满了解决企业难题的日志,前后整理并编制了出让地块图集、表格填报模板、土地征转及出让流程图等文件,同步印发口袋版《西青经开区规划建设项目流程向导》。帮助过的企业都这样评价他:刘雯是一个既专业又乐于帮助大家的好干部。

  说起这十年的助学经历,源于一次偶然。2010年,一向乐于助人的刘雯通过上海交通大学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妇联建立了联系,接触助学行动之初他格外关心当地情况,在递交申请半年后,刘雯接到冕宁县妇联电话,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听筒传来“刘叔叔,您好”。就这样他的第一个资助对象出现了,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彝族姑娘。此后的时光里,一封封书信成为了两人传递关爱与感恩之情的纽带。每收到一封信他都认真阅读,提笔回信反复思量,深深的期盼和浓浓的关爱融入字里行间,薄薄纸片翻过崇山峻岭,一次又一次抵达那遥远的茂林修竹之地。

  转眼间来到2017年,又是那个平凡的夜晚,刘雯展开信纸陷入沉思。忽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带着儿子去一趟大凉山。”

  于是,父子站在机场一大一小两个人、四个背包、两个行李箱,装满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各类书籍。与其他志愿者队员汇合后,他们一行人开始了三天的行程,六乡、三镇、七村、十余个预备资助女童的家庭情况逐个考察。

  考察期间,刘雯也见到了第一位资助的女孩。

  那天,冕宁县政府六楼会议室,四十多个孩子整齐、安静的坐在那里,刘雯的资助对象也在其中,刘雯与女孩进行了第一次面对面交流。

  几年的时间女孩已经长高很多,被学校选为体育特长生进行培养,她的姐姐顺利进入了成都护校学习,可以利用周末时间打些零工补贴两姐妹生活。得知这些刘雯总算放了心,一个小时的短暂沟通更坚定了他坚持助学的想法,经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顺利地为他天津的三位朋友确定了资助对象。

  至今,他们团队由最初5个人逐渐发展成为了全国各地近100人组成的爱心组织,受助学生约150名。他们不仅要求每位资助人只能提供一对一援助,还要做到定期与受助人往来书信,陪伴成长的同时关爱心理健康。迄今为止,刘雯持续的十年助学之旅,多个大凉山女童再次拿起书本坐回课桌前,这些孩子中,有的已经高中毕业,有的还处在小学低年级。获得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

  一件事认真做,持续做就会看到希望,积水成渊,积土成山,刘雯和他的团队是幸福和温暖的使者,他们架起了一座无私奉献的爱心桥梁,沟通了凉山与外面的世界。

(聚焦西青)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