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健康
淋巴肿了,疼比不疼好!危险的淋巴结有6个特点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韩璐 日期:2021-08-12
内容提要:人体内有很多对疾病敏感、能发出预警信号的器官,「淋巴结」就是其中一种。

  人体内有很多对疾病敏感、能发出预警信号的器官,「淋巴结」就是其中一种。

  当身体遭遇炎症或肿瘤,淋巴结就像一个个烽火台,会随之肿大起来。

  很多人都有过淋巴结肿大的经历,肿大的淋巴如果伴有“疼痛”,其实是件好事儿。

  淋巴肿大,疼比不疼强

  淋巴主管免疫功能,由淋巴结、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细胞组成。

  其中,淋巴结穿插于淋巴管中,主要负责过滤淋巴液、清除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

  当身体局部发生炎症或病变时,细菌、毒素等可经淋巴管扩散到淋巴结。为阻止病变扩散,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会迅速增殖,导致肿大。

  一般来讲,淋巴结肿大伴有明显疼痛,或摸起来活动度比较好时,大多是临近组织或淋巴结自身,发生了急性炎症。此时,淋巴结只是在短期内长大,随着炎症好转,会逐渐变小。

  如果淋巴结肿大不伴疼痛,活动度差,应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最好尽快做个彩超检查。

  临床上,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主要有4类:

  炎症

  比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等,炎症急性期多会引起淋巴结疼痛性肿大,炎症消退后疼痛可缓解,淋巴结大小恢复正常。

  肿瘤

  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多为无痛性,且常会在短时间内逐渐增大。

  生理性

  常见于6岁以下儿童,只要没有发热、消瘦等就不必惊慌,淋巴结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缩小。

  其他因素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药物等,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

  除了有无痛感外,淋巴结的质地、滑动性、与周围组织的界限等,也是判断其性质的重要依据。危险的淋巴结通常有以下6个特点:

  从肿大的部位来看,耳周、颌下、颈部、锁骨、腹股沟(大腿根儿)、腘窝处的淋巴肿大,既有可能是炎症,也可能是肿瘤。  不同部位淋巴肿大预示什么?

图片

  其中,锁骨的淋巴结肿大,要格外警惕。

  如果40岁以上人群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首先要考虑恶性肿瘤转移的可能。

  临床上,超过2/3淋巴瘤患者就诊时有外周淋巴结肿大,通常没有压痛,其中60%左右为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常在锁骨附近出现肿大淋巴结,比如——

  •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腋窝、锁骨上下、内乳区;

  •   肺癌淋巴结转移,常发生在腋窝、锁骨上下、颈部淋巴结;

  •   胃肠癌淋巴结转移,常出现在左锁骨上区域。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留意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洗澡时是自我检查的最好时机。

  自查方法

  以“扪”为主,建议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3根手指的末端指腹,在淋巴结表面进行触摸和轻度按压,感受淋巴结的大小、质地、界限和有无压痛。

  不要反复挤压淋巴结,同时切忌用大拇指和食指掐捏,因为有可能会把皮下组织误以为淋巴结肿大而虚惊一场。

  如果发现可疑淋巴结,建议选择血液科或普通外科就诊,接受精准的病理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6件事护好脆弱的淋巴

  淋巴“织”起了全身的免疫防线,压力过大、疲劳过度、慢性感染等会让淋巴慢慢透支。保护淋巴,就要从生活细节着手。

  1

  学会减压,避免过劳

  淋巴最怕主人太累,学会休息和释放压力,劳逸结合,是保护淋巴、预防淋巴瘤重要的方法。

  2

  坚持锻炼,规律作息

  任何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对淋巴来说都是伤害。熬夜、焦虑等不良习惯,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均可导致免疫力下降。

  坚持锻炼,规律作息有助调节免疫功能。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晚入睡时间不晚于23点。

  3

  少接触有毒化学品

  射线和化学污染物会刺激淋巴系统。最好少接触有机溶剂、杀虫剂、除草剂,每年染发不建议超过2次,新房充分通风再入住。

  4

  预防慢性感染

  某些细菌、病毒(如乙肝、EB病毒)感染,常被认为是淋巴异常的风险因素。遇到牙龈炎、皮肤感染等应及时治疗,控制长期慢性感染。

  5

  每天一斤半果蔬

  吸烟、高脂饮食也会给淋巴带来负担,建议每天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适量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番茄、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莴笋,富含矿物质的香菇、银耳等。

  6

  定期体检不能少

  用手触摸可发现浅表淋巴结异常,对于深层淋巴结肿大,还需定期体检才能发现。每年一次B超检查应成为成年人的必备项目。

原标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