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国内 |
|
||
|
||
6月29日上午10时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柴云振 名列其中 他的儿子柴兵荣 深情凝视朴素、庄重的“七一勋章” 泪花闪烁 仿佛看见父亲 从“英勇杀敌,惊天动地”的峥嵘岁月中 从“隐姓埋名,不慕荣利”的平凡时光里 走进人民大会堂 熔入“七一勋章”里…… ![]() 加入人民军队 为新中国而战 对于普通年轻人来说 “柴云振”这个名字可能并不出奇 但在抗美援朝战争这场辉煌的军史中 这名字却是个光荣至极的存在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 “一级战斗英雄”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获得者 …… 足以与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并列 1925年 柴云振出生在四川岳池 和那时大多数贫苦农民一样 童年时开始当长工 17岁被国民党军抓丁打仗 并最终在淮海战场上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而命运在此时发生了改变 俘虏他的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 这支军队不是为长官卖命 而是为人民打仗 他深感认同 没有选择拿路条、路费回家 而是选择加入这支队伍 为一个新中国而战 ![]() 曾经挂在朝鲜军事博物馆展厅里的柴云振“烈士遗像” 在这支队伍里 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无畏而勇敢 先后两次立功 把红旗插遍了大江南北 新中国真的成立了 然而和平的曙光却又被硝烟所遮蔽 朝鲜的战火燃烧到国门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他和战友们又肩负着新的使命再次出征 ![]() 血战朴达峰 杀敌百余人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危急时刻 美军发起了凶狠的反扑 此时他已经是 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8连七班班长 奉命在一个叫朴达峰的地方阻击敌人 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战斗 经过数天铁与火的碰撞 部队伤亡巨大 柴云振的班也早已残破不全 而美军还在步步逼近 ![]() 紧要关头 柴云振奉命率全班反击 这可能是志愿军步兵最经典的一次阵地反击 6名志愿军步兵 悄然从侧面摸上高地 出其不意给美军以重大杀伤 连续激战之后 全班除他以外伤亡殆尽 而美军一个营部就近在咫尺 打?还是撤? 柴云振没有犹豫 孤身一人继续突击 ![]() 黑夜掩护了这名勇敢无畏的步兵 单兵战术也被他发挥到了极致 他先狙杀了敌军哨兵和指挥官 借着混乱 又把手榴弹丢进了敌坑道和指挥所 然后追着一大群美军溃兵射击 在最后的混战中 他与一名高大的敌方黑人士兵 撕打在一起 柴云振扯掉了敌人的耳朵 而敌人则咬掉了他半截食指 狭路相逢勇者胜 最终 高大的美军士兵开始胆怯转身而逃 而他则强忍着重伤 从容击毙了敌人 此次战斗 柴云振班收复了三个阵地 击溃了数十倍于己的敌人 怎样的胆识和意志 才能创造如此战场奇迹 ![]() 隐居山乡 不慕荣利 战后 重伤昏迷的柴云振被送往治疗 很久后才醒来 他并不知道自己是特等功臣 也不愿向外人提及那场惨烈的战斗 由于失去了食指 他自感无法再继续打仗 于是自己选择了复员回乡务农 他开荒种地 助人为乐 却从不给人讲起他以往的经历 ![]() 那个年代 在人的姓名中 除“姓”和“字辈”必须准确外 其他字怎么写比较随意 由于当时文书登记姓名时 将“振”误写成了“正” 部队多次寻找“柴云正”未果 勋章一直无人领取 一搁就是30多年 邓小平曾指示 “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 哪怕是大海里捞针 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 直到1984年9月《四川日报》刊登的 一则寻人启事 被柴云振的家人和乡亲看到 觉得跟老柴沾边 催着他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 至此他的事迹才重新浮出水面 ![]() 抗美援朝35周年时 他受邀去朝鲜 当看到志愿军烈士墓碑 当年面对敌人勇敢无畏的他 一瞬间就泪流满面 在朝鲜卫国战争博物馆 他把自己的“遗像”揭下带走 别人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解决 他回答说 “荣誉属于祖国和人民 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 我活着就已经很幸运了 没有什么别的要求” ![]() 离休后的柴云振 成为当地出名的“管事佬” 谁家婆媳闹矛盾 谁家父子起纠纷 他都不请自到 连外村的一些扯皮事 他也“忍不住”要管 后来,每当遇到类似事情 村干部总要找在群众中 有威望的“编外干部”柴云振商量 让他出面帮助调解 柴云振懂政策 做事情讲法理、重公平 能够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 柴云振经常到机关、学校、厂矿 作光荣传统报告 也多次回到老部队给官兵们讲战斗故事 直到年纪大了坐在轮椅上 也依然乐此不疲 他从不说自己是英雄 他说真正的英雄 是那些牺牲的战友 在战场上 他无畏生死,用荣誉为军旗增辉 脱下军装 他不计名利,绝不给军徽抹黑 ![]() 2018年12月26日 柴云振安详地走了 和他一起告别这个世界的 还有身上的24道伤疤 残缺了一寸的右手食指 以及无数勋章 …… 老英雄虽已离世 但他的英雄气概必将光耀千古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