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健康
夏日炎炎需关注皮肤健康
来源:北方网 编辑:韩璐 日期:2021-06-29
内容提要:夏天夏天悄悄来临,日晒、皮炎、湿疹、蚊虫叮咬也跟着来临,皮肤健康不得不关注。

  夏天夏天悄悄来临,日晒、皮炎、湿疹、蚊虫叮咬也跟着来临,皮肤健康不得不关注。

  夏季虫咬 当心皮炎爬上身

  有的人被蚊虫叮咬后能快速消肿,有的人像皮肤“中毒”似的出现大面积红肿、硬块,甚至水疱,感到刺痛、灼热、奇痒。这种严重反应其实是虫咬皮炎,也称为“丘疹性荨麻疹”。通常认为,这种皮炎是皮肤被节肢动物叮咬,注入皮肤的唾液等物质产生了迟发性过敏反应,发生这种情况需及时处理。

  常见蚊虫叮咬,可使用花露水等涂在叮咬处,也可使用肥皂水涂抹以中和酸性毒液。局部红肿或瘙痒可用纱布或毛巾包裹冰块进行冰敷,可减轻不适。

  被咬后注意不要用力搔抓,以免皮损破溃导致感染。

  若皮疹多发,红肿明显,瘙痒剧烈,应及时就医。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依巴斯汀片或外用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可消炎止痒。

  遇毒虫或毒蜂,切勿拍打,应赶跑或掸落虫体;中毒严重有明显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抢救,皮下或肌注肾上腺素,予氢化可的松200-400mg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注射,若继发感染则予抗炎治疗。

  预防蚊虫叮咬首先,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夏日炎热,出汗多,恰恰是蚊虫最喜欢的味道,所以应勤洗澡,枕头、被褥、凉席勤换洗。室内床缝、地板缝等仔细打扫,防止臭虫藏匿。

  其次,做好防护。睡前放置蚊帐,合理使用驱蚊剂等。外出穿长衣长裤,避免暴露。蚊虫也爱“夜生活”,所以外出时尽量避免黄昏和夜晚;外出玩耍避免去树丛、竹林、雨后积水坑等地。

  此外,家中宠物要按时驱虫,定期洗澡。

  夏季防晒 正确使用防晒霜

  进入夏季,紫外线的威力越来越强,因此,外出时应尽可能做好防晒。如果防晒没做好,就会导致皮肤松弛、细纹、暗沉、粗糙、斑点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如何科学防晒呢?

  最好是打遮阳伞,戴帽子,穿上皮肤衣,还要正确选择使用防晒霜、乳。各种防晒霜、乳都有标识,标注了防晒指数。SPF代表UVB的抵御能力,PA代表对UVA的抵御能力。SPF是指防窄波紫外线的能力,PA是指防长波紫外线的能力。SPF或PA不是越高越好,虽然越高代表防护能力越强,但可能对皮肤刺激或造成潜在风险的可能性也越大。

  另外,大家在使用防晒霜时,一般会有两个误区:

  一是认为出门时涂抹一次防晒霜即可管全天。其实伴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出汗、接触水,防晒霜是需要及时补涂的;

  二是认为薄薄地涂一层即可,量不用多。其实, 防晒霜需要涂抹到一定厚度,用量应多于一般的润肤性化妆品,才能更好地发挥防晒功能。

  在防晒剂的选择上,物理防晒剂相对安全,是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敏感肌肤人群、孕妇等)的首选。

  中、干性皮肤的人群适合使用防晒乳、防晒霜。油性皮肤的人群适合使用防晒喷雾。

  虽然防晒用品都标注有较长的防晒时效,但实际应用时需根据环境情况及时补充。无论是物理防晒剂还是化学防晒剂,随着时间的推移(脱落或吸收),其防晒能力都会下降。

  因此,在紫外线较弱时,每日可以早上、下午各涂一-次;在紫外线较强的户外或游泳环境中,应当每两、三小时补涂一次。

  夏季防脚气 注意卫生勤洗脚

  脚气具有传染性,例如公共澡堂的木盆、拖鞋如果消毒不彻底,极易有大量真菌寄生,在公共浴室、健身房、游泳池等场所裸足行走,密切接触病原菌就会很容易被感染,因此在这些公共场所最好自带拖鞋。此外,脚气还有一定的家庭易感性,一般会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主要原因即共用脚盆、鞋袜混穿以及裸足在地面或地毯行走等,尤其是儿童皮肤薄嫩,免疫力低,极容易因父母忽视脚气问题,从而引发孩子被真菌感染,因此脚气患者要做到不和家庭成员共用洗脚盆、擦脚巾以及拖鞋等生活用品,床单被罩要经常清洗暴晒,从而避免脚气的家庭内部传播。

  此外大家要注意保持个人足部卫生、降低局部潮湿;洗澡、趟水、游泳之后应该把足部擦干,脚趾缝隙也不能“放过”;足部多汗的人,穿鞋的时候尽量穿透气性好的鞋子,同时也要注意更换鞋子,注意平时所穿鞋子的干燥,互相之间也不要借鞋穿;袜子建议穿一些纯棉、透气性较好的袜子,洗完之后一定要在太阳底下晒干再穿。

  预防脚气总讲勤洗脚,注意个人卫生。我们做过观察,当皮肤沾上真菌,真菌会黏住皮肤,然后分泌一些酶,慢慢破坏侵入皮肤内,不过这个过程通常在24小时内无法完成。因此每天至少洗一次脚,即可有效避免被传染脚气。此外,洗脚可以用手,不过洗完脚后要立即用肥皂等充分洗手。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