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圈儿 王宝铭
它盛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推的圈儿基本都是玩儿者自己动手做的,或父亲的帮孩子做。方法是用铁丝(或铜丝)弯成一个圆形圈儿,圈儿的接口处越平越好,推起来才没障碍,有的就用废木桶的铁箍儿,再做一个长一尺左右(跟孩子胳膊长短差不多)的勾子,勾子的一头踒成“B”字形做把儿,另一端成“U”字形,推时把圈儿放在“U”的底部。孩子一手握“B”字形把儿,一手拿着圈儿放在“U”字的底部,拿圈儿的手松开,圈儿被推着落地,推圈儿的勾子依然推着圈儿不能放开,一直推着往前跑。圈儿靠一推一转,一转一推,越推越转。推得好的可以推着它满街跑,顺小胡同蹿,弯弯曲曲的小胡同跑起来很费劲,也需技巧,就是拐弯时不要生拧勾子,这样勾子会把圈儿别倒,应该是快拐弯时要放慢速度,身子与钩子同时扭,放自然些。有的孩子推着圈儿收不住脚把圈儿推到邻居的鸡窝内,把鸡吓得“咯,咯”乱叫乱飞。最有趣的是推圈儿比赛,起跑的地方划道横线,终点再划道横线,关键是推到终点线时,不能停止。转回之后,再把圈儿推到起点。这就要看掌握拐弯技术了,它的要领是手稍摆,身子一转,扭头又回来了。有的孩子快到终点时,勾子放开圈儿不推,凭它自己惯性往前行,自己提着勾子跑到终点线迎着圈儿,等它一到,把勾子对准它,返推它回来。返推是很讲究技术熟练的,接不好圈儿就会倒了。
(聚焦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