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国内 |
|
||
|
||
4岁成孤儿、8岁坐牢、31岁改学核专业…… 照片中这个瘦瘦小小的孩子, 有着极为传奇的一生。 ![]() 他两次被关进监狱, 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然而,在几十年之后, 他两次为新中国掀起“核巨浪”, 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卓越不朽的功勋! 他就是 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 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彭 士 禄 ![]() 面对这么多头衔, 彭士禄更喜欢称自己 “永远是一头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 ![]() ![]() 时代楷模 ![]() 彭士禄 据新华社报道,中宣部近日决定,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今年3月22日,彭士禄院士因病逝世,他曾说“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时代楷模彭士禄的传奇一生 ↓↓↓ 01 被老百姓舍生保护的童年 1925年,彭士禄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 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农民运动先驱彭湃的次子。 彭士禄对父母并没有太多印象, 只有一张与父亲和哥哥的合影。 照片上有父亲亲手写的字: “彭湃及他的小乖乖”。 ![]() 3岁母亲牺牲, 4岁父亲就义, 童年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 先后辗转被送到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 14岁参加革命, 成为一名抗日小战士; 1940年被送抵延安, 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刻苦学习…… ![]() ▲1991年,66岁的彭士禄来到曾关押过他的石炮台遗址。 如此特殊的成长经历, 让彭士禄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无比深厚。 每每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彭士禄总是饱含深情地说: “坎坷的童年经历, 磨练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 我对人民永远感激, 无论我怎样的努力, 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 “我虽姓彭, 但心中永远姓‘百家姓’。” 02 “只要祖国需要”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 考取选派留学苏联的名额, 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 ![]() 1956年,彭士禄获得苏联颁发的 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证书, 正当他准备毕业回国时, 一次简单但意义深远的谈话, 彻底改变了彭士禄的人生轨迹…… 正在苏联访问的陈赓大将 将正准备回国的彭士禄 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 陈赓问他:“中央已决定选 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 你愿意改行吗?” 彭士禄几乎是脱口而出: “我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 很快,彭士禄被派往莫斯科动力学院 原子能动力专业进修深造。 正是这段学习的时光 让彭士禄与核动力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之后,他没有像他的父亲彭湃一样 轰轰烈烈地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 而是像核潜艇一样 悄无声息地“深潜”, 与共和国的核事业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03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58年,为打破美苏等国 对核潜艇技术的垄断, 中央批准研制导弹核潜艇。 这一年,彭士禄学成归国, 被分配到二机部原子能所工作。 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 中苏关系出现裂痕。 面对复杂的的国际形势, 毛主席讲出了一句话, 气势如虹: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 这振奋人心的一句话, 改变的岂止是彭士禄一个人的命运, 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1962年2月,彭士禄被任命为 北京原子能研究所核动力研究室副主任, 主持核潜艇动力装置的论证 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 ![]() 彭士禄领导的核动力研究室,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短缺的办公经费, 所里新来的大学生 没有一个是学核动力的…… 很多人都没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 这个核潜艇怎么干成, 更是不知道! ![]() ![]() ![]() 彭士禄鼓励大家, 困难中孕育着机遇, 我们一步一步来! ![]() 1965年,代号为“09”的 中国第一个核潜艇工程上马。 一支几百人的先遣队, 静悄悄地来到四川青衣江畔的深山里, 开始秘密建设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 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 ![]() ▲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厂房 在四川大山中奋战的日子, 是彭士禄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交通不便,就都吃住在工地上, 180天不见太阳、毒蛇蚊虫肆虐, 他们依然干劲十足。 彭士禄曾回忆道: “困难时期, 我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 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 那么多的数据就是没日没夜算出来的。” 1970年8月30日, 反应堆主机达到了满功率指标, 晚上18点30分, 起堆试验的指挥长含着热泪宣布, 核潜艇主机达到满功率转数, 相应反应堆的功率达99%, 核反应堆顺利达到满功率! ![]() 这意味着, 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心脏 ——核动力终于开始跳动了! 核潜艇下水的日子指日可待! ![]() 这一天, 大家欣喜若狂,放鞭炮庆祝, 而这时,总设计师彭士禄 却在闷头睡大觉。 因为在这之前, 他已经连续五天五夜 没有好好睡一觉了。 1974年8月1日,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 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 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 核潜艇成功了, 一辈子跟核动力打交道的彭士禄, 又有了新的使命! 这一次国家交给他的, 又是一次极为艰难的开拓垦荒…… 04 再次临危受命 1983年,彭士禄被任命为 大亚湾核电站筹建总指挥。 年近花甲之年, 他再一次踏上了 共和国核电事业的拓荒之路。 ![]() 那一年,我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 而大亚湾核电站总投资需要40亿美元。 既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 人才技术也尚处空白, 在这种情况下 要建成中国第一座 百万千瓦级的商用核电站 谈何容易? ![]() 面对这一场代表国家的“商业博弈”, 彭士禄奔波各地筹集资金, 参加一轮轮商业谈判, 他的各项开创性工作, 为大亚湾核电站快速开展建设工作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987年,大亚湾核电站顺利开工, 然而为了这一刻操劳了两年的彭士禄 却已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任务, 当时,他已经被国家委任为 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 负责建设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 建造的商用核电站。 在任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时, 他提出了股份制, 建立了董事会制度, 从核电站主要参数到投资方案, 他都一一研究、核算。 大到反应堆,小到一个螺丝钉, 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彭士禄有个著名绰号叫“彭拍板”。 他常说:对了,功劳算你的; 错了,责任算我的。 ![]() 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彭士禄像一头拓荒牛一样, 从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核电领域的攻坚战, 引领我国核电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然而,在巨大的成就和荣誉面前, 彭士禄从不计较得失, 更从不提出个人要求。 1978年,当他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时, 听闻消息的他正在工地上, 惊讶地说:我也可以得奖? 2017年,彭士禄又把自己 在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获得的100万港币奖金全都捐赠出来, 为国家培养核事业人才。 ![]() 一造核潜艇,二建核电站! 一辈子干了两件大事的彭士禄, 在他看来, 中国的核动力事业发展到今天, 绝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所能及的, 而他自己“顶多算其中的一颗螺丝钉。” ![]() 2020年11月, 在彭士禄离开这个世界前的 最后的一个生日,心里念念不忘的, 依旧是他那句最初的誓言: 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贡献一切! ![]() 2021年3月22日, 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3月30日,在《英雄核潜艇》的歌声中, 彭士禄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 骨灰洒向大海, 永远守护祖国的海洋。 从烈士的遗孤 到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他默默走完了为祖国“深潜”的一生。 一辈子太短, 短到他只为祖国做成了两件事; 一辈子又太长, 长到他把生命熔铸进 新中国核事业基座上的磐石。 ![]() 愿为祖国“下潜” 愿为后人“拓荒” 此刻,他或许是那一朵翻腾的浪花, 正同他最爱的核潜艇 一起深潜,一路远航 彭士禄院士用毕生心血 诠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 他的奋斗精神、工作作风、高尚情怀 激励着 一代代的央企科研工作者 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 成就伟大事业需要有伟大精神 向彭老致敬 更要以彭老为榜样 发扬他勇攀高峰、甘做“拓荒牛”、 “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精神 为科技自立自强、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 致敬彭士禄院士!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