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车联网先导应用创新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才共话车联网产业发展、促进企业间合作交流,并发布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成果。天津市副市长李树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刘多,西青区委书记李清,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出席。
论坛由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承办,以“智·通出行 慧·享津彩”为主题,邀请了欧洲科学院、挪威皇家科学院、挪威工程院院士张彦、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钟益林、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郑刚等14位行业专家,围绕车联网C-V2X、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物联网等主题为核心发表演讲,现场共有20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媒体代表参会。
李树起在致辞中说,天津积极发展车联网产业,以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为契机,围绕落地应用和产业集聚两条主线,打造了“虚拟测试场-封闭测试场-开放测试道路”三级测试服务体系;在示范应用层面,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规模部署蜂窝车联网C-V2X网络,实施重点区域交通设施车联网功能改造及能力提升,形成天津特色。
刘多在讲话中表示,车联网先导区旨在探索丰富车联网应用场景,构建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为全国范围车联网规模商用积累经验,希望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积极培育创新领军企业、加快构建标准基础、提出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加快车联网部署应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白凤祥在致辞中指出,西青区以先导区为依托,立足智能网联汽车整体产业生态发展,在车路协同环境建设、车联网多场景应用与服务、三级测试体系搭建、互联互通验证平台和跨行业标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下一步,西青区将带头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加速车联网测试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产业国际合作,实施应用示范工程,推进产业深度融合。
会上,中汽智创科技有限公司、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与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永泰恒基与大唐高鸿,天安永基与京东乾石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车联网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自动驾驶、智慧座舱等方面开展多元化协同创新合作,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中汽数据有限公司还与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将为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高校及研究所等提供服务理论指导及支撑,加速技术向产品的有效过渡,共同为车联网网络安全提供全面、系统、可靠的解决方案。
论坛中,围绕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一期正式运行,发布了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基础数据服务平台、先导区建设技术规范1.0版、车路协同全息感知一期工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等十项重要成果及五大推进计划,并在N5智能制造展区A04 展位设立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成果展示区,布置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场景屏幕展示、自动驾驶接驳巴士、健康座舱、智能网联汽车综合实训系统、京东无人物流车等应用体验,首次对建设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论坛期间,刘多一行参观了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成果展示区,并深入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车路协同示范应用项目现场实地调研考察车联网先导区建设进展情况。
西青区领导李桂强、杜全胜、孙继光及各街镇、区有关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上述活动。
据了解,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于2017年4月在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开始筹建、2019年12月工信部正式批复、2020年6月正式授牌。目前,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已完成整体规划设计,并于2021年1月正式启动408个重点路口的车路协同环境建设。在加快跨行业标准研究制定的任务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联合国内外资源参与推动车联网领域行业标准研究验证与制定共30余项。同时支持构建了“虚拟-封闭-仿真”三级测试体系,构建覆盖24个大型城市、道路里程1000余万虚拟场景用例数据库,实现15家车企终端接入国家级车联网网络信任支撑平台,联合20余家信息通信、互联网、零部件头部企业构建车路协同多终端互联互通验证环境,加速攻克车联网跨行业协同合作等前瞻性共性技术问题,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