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青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通过规范权力运行、转变政府职能等工作举措,使法治之路不断走深走实,营商环境显著改善,简政放权步履稳健,逐步做到软服务促进硬发展,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以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记者在西青区市民中心看到,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青岛凌鼎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员工张森正在窗口办理营业执照变更手续,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办好了此项业务。他对记者说:“这里的窗口很多,原来需要跑好几次,走很多部门,现在一次就办理完成了,而且服务态度非常好,也不需要现场来取东西,快递会给你邮寄到等,我还觉得‘好差评’制度非常好,服务态度好不好,直接可以反映出来。”
西青区地域狭长,为彻底解决群众办事奔波痛点,西青区投资建成南北两个区级市民办事中心。其中,西青区市民中心北区,总面积近2.8万平方米,实现20个部门281项区级政务服务事项“一门通办”。
据政府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政务服务工作中,启动“智慧政务大厅”建设,“无人超市”24小时不打烊,全区10个街镇全部建立政务服务分中心,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同时,还持续推行“午间延时”“预约审批”等举措,进一步满足市民错峰办事需求,实现了全天候无休审批服务。
在西青区政务服务中心还有一大亮点服务——那就是“8890”为民服务指挥网络平台,老百姓通过拨打8890便民专线,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并迅速解决,形成了区,街镇(区级部门),承办单位科所站队、居委会、村委会三级网络系统,实现工单派单、接单、督办、回复全程系统化闭环处理。如今已被西青百姓熟记于心。
铺好办事“为民路”,西青区通过规范权力运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和群众急事坚持“马上办、抓紧办、拼命干”的改革目标。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是西青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首要内容,区主要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了“亲清西青”数字网络平台,开展政企会客企业对接接待日活动,把“政企对接服务月”和“区长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服务”变为常态化。
法治政府建设的水平如何,群众办事的体会才是最直接的衡量标准。为达到权力明晰、职责明确、方便见得的行政用权目标,西青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权力边界。通过梳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9+X”职权要件、管理权限和运行流程,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管理任务,厘清了职权边界,优化了运行流程。现在西青区43个单位6100余项行政职权均在西青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法治政府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能够让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近年来,西青区通过“关键少数”引领、规范权力运行、转变政府职能、公平阳光执法“四轮驱动”,全方位多领域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法治的翅膀,使西青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2020年西青区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这标志着法治西青区建设又增添了新的动力。西青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砥砺前行,进一步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好腾飞提供坚实法律支撑、有力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