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区外媒体看西青 >> 央级媒体
【决胜时刻|一张照片背后的帮扶故事】 西青花开燕山东 智志双扶见真功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吉宝刚 王国永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1-03-17
内容提要:阳春三月,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援建的葡萄大棚内,王振正忙得热火朝天。经过刻苦钻研,王振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种植管理经验,成了远近知名的葡萄种植专家。

  日历往回翻到2019年5月25日。

 
 

 

  那天傍晚,平泉市小寺沟镇凤山新村村委会大院里,镇工作组、帮扶工作队和村里的干部、群众,刚刚帮种植户王振卖完葡萄准备休息。

  大院门呼的一下就开了,“走走走!我请大伙吃饭!”王振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还不忘抹了一把脸上的汗。

  “吃啥饭?我们哪能吃贫困户的饭!”有人笑着对他说。

  “我已经不是贫困户啦!我现在是老板啦!”王振腰板儿挺得笔直,拍着胸脯大声说。

  一向沉默寡言、为人木讷的王振着实惊到了大家。

  “那天大伙儿帮他卖葡萄,一天卖了17000多块钱,他可高兴了。来买葡萄的都管他喊‘王老板’,他一下子就特别有成就感。”凤山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才秀丽告诉中国小康网。

  阳春三月,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援建的葡萄大棚内,王振正忙得热火朝天。

  “这些葡萄,经过去年入冬前断根施肥后,让养分回流一段时间,控制让它脱叶进入休眠状态,积蓄养分和能量……你看我这葡萄,品种果大、产量高、口感酸甜、抗病虫害……”木讷寡言一度不敢看镜头的王振,说起他的宝贝葡萄,那滔滔不绝的自信和随口而出的专业,俨然是位葡萄种植专家。

  可就是这个“专家”,曾经是村干部们最“揪心”的建档立卡户,而最难解的,是他的自卑,极度接近医学诊断层面的自闭症。

  脱离生活的王振

  看着眼前的王振,绝对想象不到当年的他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曾经,19岁的王振选择了外出打工,因为老实腼腆,换了多份工作都是时间不长就被辞退,还在乡亲们心里落下了个“不着调”的印象。渐渐地,王振产生了自卑心理。到了成家的年龄,在父母的操持下结婚生子,4个孩子相继出生,本就贫困的家越发没有出路。

  生活的窘迫导致王振非常敏感脆弱,贫困户的帽子更是让他在人前抬不起头。那个时期的王振陷入极度的自闭,看着家里门窗蚊咬虫蛀,破损不堪,夏不遮阴,冬不保暖,也没有更换维修的心思。日子靠年迈的双亲外出打工勉强撑着。那时王振看到熟人手会发抖,见到生人便会说不出话来,时间一长和家人朋友的正常交流都变成了障碍。

  “他那会儿特别自卑,没事整天在家躺着,出门见到人就躲着走。”才秀丽说。村干部也只能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帮助这个顶梁柱不硬、一片天不亮的贫困家庭。

  “我们刚来下乡调研时,就听镇领导说了王振的事。那时候他刚刚振作了一点儿,在张家窝镇帮扶资金的支持下,建起了葡萄大棚。”西青区人社局在平泉扶贫办挂职的孙泉告诉我们,“一定得帮他打开葡萄的销路,因为是第一年种,万一要是卖不出去,对他刚刚恢复的那点儿自信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脱胎换骨的王振

  2016年底,天津市和承德市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天津西青区张家窝镇和平泉市小寺沟镇结成了帮扶对子。

  王振的生活状况牵动着大家的心,驻村帮扶干部和村书记多次上门和王振进行推心置腹的深入沟通交流、宣传政策,终于解开了王振心头的结。

  王振说,其实自己心气很高,早年的挫折压得他疲惫不堪,没有人能谈心。“我那时不是不想干事,是觉得没了希望。直到援承工作队来了,才看见了希望。”

  王振尤其感谢西青区挂职平泉副市长的黄有勇。“黄市长总对我说,‘你名字里的振字带着提手旁,就预示着你要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愿望,你要振奋精神,要养活一大家子,你身上的担子还很重。’”王振说。

  “帮扶队对王振心理上的疏导特别重视,经常来他家看望,给予他物质特别是精神上的鼓励。”才秀丽说,“王振从一个精神抑郁的人,现在变得阳光自信了,简直是脱胎换骨。”

  脱贫致富的王振

  王振的暖棚,占地近三亩。2018年,通过西青区和平泉市政府投入726万元帮扶资金打造的“人均百株果”经果林建设项目,王振得到了免费葡萄秧苗。到2019年5月葡萄熟了,卖了5万余元,一算账,纯赚近4万元。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钱了,能养活家人了,心里特别高兴,也不再觉得低人一等了。”王振告诉我们。

  接下来的两年,王振白天在葡萄棚里忙碌,闲暇时和村民聊天,晚上上网学习种植管理技术,起了个网名叫“奋斗”,激励自己通过努力奋斗改变生活。

  经过刻苦钻研,王振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种植管理经验,成了远近知名的葡萄种植专家。

  看到王振的上进,才秀丽也感到欣慰,“现在他的眼神都发光了,改变一个人也是改变一个家庭。”

  2017年,平泉正式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一座座大棚,栽下了村民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包括王振在内,天津市帮扶项目不仅为凤山新村20户贫困户带来了稳定收入,还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在了前头。

  如今,问起王振:“家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王振笑了,“我有了精气神!”

原标题:【决胜时刻|一张照片背后的帮扶故事】 西青花开燕山东 智志双扶见真功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