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日前,西青区精武镇国兴佳园社区走进了天津交通广播《1068帮帮团》的《公益会客厅》栏目直播间。 精武镇国兴家园社区简介 国兴佳园社区是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城镇建设首批还迁社区,共2065户,6000余人,社区居民以还迁村民为主,国兴佳园社区工作站成立于2015年1月,现有工作人员7名,党群服务中心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 国兴佳园社区作为西青区“天津市青年志愿服务进社区工程”的唯一市级试点,按照“1+2+4”即创办一个志愿者学院,依托“天津志愿服务网”和社区网格化管理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开展“四个”志愿活动项目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将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 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1000余人,先后成立了“红色时代”、“扬帆起航”,等13支志愿者队伍,荣获天津市文明社区、天津市美丽社区、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2020年度天津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 ![]() “1+2+4”工作思路 即创办一个志愿者学院,依托“天津志愿服务网”和社区网格化管理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开展四个志愿服务项目。 (一)志愿者学院针对社区中有服务意愿的热心青年、居民,高校大学生,驻镇共建单位职工、社区在职报到党员等群体,有计划、分层次的开展培训。邀请高校教师、专家学者、优秀志愿者、先进道德模范等成立讲师团,结合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的实际需求,开设基础技能、专项领域、综合管理等课程。 (二)在“天津志愿服务网”发布志愿活动信息,志愿者在线报名,服务时长自动累计,志愿服务积分可以在爱心超市兑换奖品。社区按就近原则划分了7个网格,分别由7名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每个网格都会吸纳网格内家庭住户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可在自己所在网格就近加入志愿服务队,在网格内参与文明监督、安全巡查、邻里和谐等志愿服务。 (三)采用“菜单式”服务项目。一是收集需求“列菜单”。组织广大志愿者广泛收集居民需求,确立了“宝贝向前冲”助力青少年成长项目、“夕阳映朝晖晚霞情更浓”关爱老人项目、“文明相伴为你点赞”创文公益服务项目和“志愿闪亮行”生活好帮手共计4个大项。 ![]() 红色时代志愿服务队 走进西青区精武镇国兴佳园社区,记者就被浓浓的艺术氛围所感染。社区有个“红色时代志愿服务队”几乎人人皆知。他们既是歌舞表演队,也是一支社区志愿服务队。在社区活动室,志愿者们正在忙乎排练新节目。 今年64岁的胡瑞萍是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爽快的性格,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访中记者发现,胡老师非常有亲和力,热情开朗的性格,让她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 都愿意做善事,做点善事,我觉得挺好的。我收获可大了,我得到了快乐,我喜欢帮助社区做点事儿,退休了也没嘛事儿。 红色时代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6月,现有志愿者35名,主要由社区舞蹈爱好者组成,队长胡瑞萍带领团队认真编排各式各样舞蹈,虽然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胡瑞萍就自己在网上找视频反复学习,学会了再把舞蹈动作教给队员,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十分严格,精益求精,队员们也积极克服困难努力排练。胡瑞萍说: 排练的时候也挺困难的,有时候来人来的不齐,队形就走不好,也特别着急。我们不是专业的,就在手机上学习,我看见一支舞蹈,有的动作不适合我们,我就改一下,改成适合大家的,也有腿疼,胳膊伸不好的,就必须得改成都可以的,还得他们一致,就得这样,什么时候弄好了,什么时候完成,人们都挺敬业的。 正如很多事情一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一次,团队里的一名骨干志愿者意外受伤了。然而,演出时间也越来越近,胡瑞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胡瑞萍说: 我们这个队里有个叫张秋灵的志愿者,他们家有个87岁的老父亲,还有个闺女,闺女生了两个小孩,姑爷都跟他们一起住,在这个家庭里,又得照看孩子,还得照看老人,还得跟着队里参加活动,确实特别敬业,年前搞一次活动,唱红歌,一不小把腿给摔了,怎么办,还有两天就演出了,还得排练呢,唱歌,排练不了,上楼上不来,怎么办,借了一个舞蹈室,我有时候去家里接她,接完再送她,来回的,因为她是领唱的,她就这么克服着就来了。 胡瑞萍告诉记者,除了管理志愿服务队,平时她还会义务教社区里的孩子们跳舞蹈。2016年胡瑞萍老伴脑出血住院,胡瑞萍日夜陪伴照顾老伴,尽管这样她也没有耽误教孩子们跳舞。胡瑞萍说: 我老伴2016年脑出血,那时候我还没跳舞呢,然后老伴住院了,住了14天。正好赶上个周末,那时候已经脱离危险期了,我闺女说妈妈你回去休息一下吧,洗个澡,换换衣服。那天回来我都没跟孩子们说,我回来歇着,我突然想起来,今天有舞蹈课,我都没放弃,因为我教孩子们上课都是尽义务,一分钱不收,老伴住院的时候,两节课我都没耽误。教完孩子们,我有时候带着孩子们去消防站去慰问演出。 今年,胡瑞萍对于志愿者服务队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计划,不仅继续增加志愿者的人数,而且还希望将志愿服务队的表演走进居民家中。尤其是针对社区行动不便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观看到精彩的演出。胡瑞萍说: 今年我想,如果我们小区里有的老人有愿望,想听、想看,今天过寿了,他就喜欢这个,我就喜欢听你们唱歌,喜欢你们给我跳支舞,我们就去家里表演,圆老人的梦,让他们开心。 在胡瑞萍的带动下,现在社区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红色时代志愿服务队,也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更带动了身边的人。尽管辛苦,但胡瑞萍乐在其中,她说: 我觉得我的心态特别好,我的性格特别好,我就喜欢开心快乐,我没有烦恼。累中开心快乐,还给别人带来开心,给大家都带来快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西青区精武镇国兴佳园社区,现有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1000多人,先后成立了“红色时代”、“扬帆起航”等13支志愿者队伍,荣获天津市文明社区、天津市美丽社区、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2020年度天津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等多项荣誉。 ![]() 社区志愿者王璐 在西青区精武镇国兴佳园社区,记者认识了这样一位志愿者,她叫王璐,今年25岁。她可以说是社区里非常年轻的志愿者。王璐说起话来,虽然感觉有些腼腆,但掩饰不住她骨子的那份善良。2020年3月,王璐刚刚大学毕业,还在忙着实习和求职面试。然而,当时疫情防控工作面临很大压力,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王璐主动申请做志愿者,协助社区做好外地来津人员排查、登记、隔离等相关工作。她告诉记者: 正好那个时候,疫情挺严重的,社区也缺人,我就跟我姐姐一起参加到志愿服务中来了,我但是就是负责给社区居民打电话,问问他们的情况,帮助做一些表格之类的,统计当时居民来往的情况,根据出去发了几次宣传材料,做一些社区里们的垃圾分类等小活动。 作为社区比较年轻的志愿者,王璐在体力、精力还有文化素养,都更有优势。社区的很多志愿活动,王璐也慢慢的成为了主力。她告诉记者,做社区志愿者的想法,首先得到了妈妈的支持和鼓励。 我妈妈很支持我,我妈妈觉得特别好,我在社区做志愿者之前,碰到别人有难事,别人张嘴我才会帮忙,就是一个特别被动的人,但是在社区做志愿者后,我就开朗很多了,有时候看到了就会主动过去帮忙,我妈妈就觉得我整个人都成长了,我妈妈说这样才是一个有用的人。 去年5月份,社区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位居民从外地返津回来,并伴有发热症状,这个情况受到了社区的高度重视。王璐主动要求帮助这位居民采购日常用品,并且对他进行心理疏导。王璐说: 去年5月份,社区接到一个电话,从外地回来一个男生,当时那个男生从外地回来发烧了,劝他要去做核酸检测,当时他可能是毕业季赶论文什么的,心里挺焦虑的,后来我就和社区的董主任一起去了,他租的那个房子那,看了看他,给他买了点儿东西。他看见我们来了,眼眶就有点红了,我们当时是在门口,把东西递给他,走的时候挺感谢我们的。 自从做了志愿者,王璐就把志愿服务融入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次,在社区遇到一位从外地回来的阿姨,不知道去天津站乘坐哪路公交车,十分着急。王璐主动伸手相助。 我实习的时候一直都在做,因为我实习的时候因为要到处跑,天津市这几个区要来回溜达,也是一直在帮助各种各样的人。六月的时候,有个阿姨从外地回来,去天津站坐多少路公交,她不认识,手机用的也不太明白,其实我等车的功夫就可以帮她一把,帮她弄了一下手机,还有教她软件怎么用,至少我要告诉她怎么去车站,让她把车票办理了,我就帮她做了这么一个事儿。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还有一次在坐公交车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只有8、9岁的小姑娘独自出行,王璐各种不放心,多坐了好几站公交车把小姑娘送到了要去的地方,才放心回家。王璐说: 记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车,上来一个小妹妹,特别小,可能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她自己上的公交,我当时特别害怕,她上来之后就坐我旁边了,我就特别纳闷,我说小妹妹你自己一个人坐车吗?我说你家里人呢?她说我自己去就行,她去上课。她说我这个年纪可以自己去上课,家里人知道么?我就特别不放心,跟她聊了一道,后来了解她要去的那个地方应该在西青道站附近,陪了她一道,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下班了,坐的那趟车是直接回我的宿舍,但是我就实在不放心,那么小的一个小孩,我就陪着她,坐到她那一站,陪她去的。 采访中,王璐总是笑着说:“我没有做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她始终认为能为尽己所能的帮助他人是自己的责任。王璐说: 反正帮助人这个事儿,如果不做没什么感觉,如果做了就会很开心。有时候那个人没跟你说什么谢谢的话,一个表情你就能感觉到他是感谢你的,心里就会很开心,很满足。 (文明西青)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