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与您有关!西青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39个关键词。 “132”工作机制 01 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区、镇三级干部走访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机制。以社区(村)为单位,每个社区(村)组建1个帮扶工作组,每组3人,包括1名组长、1名防疫指导专员和1名政策服务专员。 惠企14条 02 即《西青区落实〈天津市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工作方案》,简称“西青区惠企14条”。 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03 于2019年12月获批建设,是落实国家《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重要工作。工信部对西青先导区的目标定位是开展蜂窝车联网C—V2X网络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推进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开展车联网创新应用实践与商业化运营探索,建立车联网产业先导发展“天津样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雏鹰”企业、“瞪羚”企业 04 “雏鹰”企业指注册时间在一年以上五年以下,上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万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技术新、模式新,未来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按《天津市雏鹰和瞪羚企业评价办法》规定程序入库的初创企业。“瞪羚”企业指注册时间不超过20年,上一年度营业收入正增长,申报评价当年往前的第4个年度至上一年度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按《天津市雏鹰和瞪羚企业评价办法》规定程序入库的创新型企业。 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05 是在市人才办统筹指导下,由西青区、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以及中芯国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天津中环半导体、曙光信息等引领行业创新的70余家企业共同发起组建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人才联盟组织,旨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区域高效联动,促进人才链、产业链、项目链、技术链、资本链“五链”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人才高峰高地。联盟得到了姚建铨院士、屠海令院士、吴以成院士等院士专家的大力支持。 “诚实守信红名单”制度 06 是西青区创立的一种激励制度,被列为“红名单”的市场主体在日常监督管理、评先评优、融资便利化等方面可享受优惠或优先待遇。 “津心办·西青旗舰店” 07 指天津政务服务移动端“津心办”APP中的西青旗舰店模块,是西青区依托“津心办”3平台打造的区级政务服务入口,现有“个人办事”“法人办事”“场景办”“教育服务”“文体服务”等功能,未来会有更多功能上线。 全程代办“交钥匙工程” 08 指区、街镇(西青开发区)两级代办员代替企业与政府各审批部门沟通协调办理相关审批事项,为企业提供从项目准入到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全程代办服务。 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09 指工业项目对有意向取得土地的各项审批手续申请提前预审,在取得土地手续的同时,具备施工条件、许可开工建设的审批服务模式。 “三居三直”扶贫模式 10 指贫困村民居家网络直播营销民族特色产品、居家电商直接销售农产品、居家直接生产简单手工艺品,是依托互联网拉动带动当地贫困村民就业创业、促进产业发展和解决产品销售难题的一种扶贫模式。 “绿网换绿植”三年行动 11 指创新裸地、荒草地治理方式,按照依法依规、因地制宜、远近结合、示范带动和多元化投入的原则,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在闲置建设用地和闲置、撂荒农用地种植高效作物或林木的方式替换传统绿网苫盖,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河湖“四乱”问题 12 指河道、湖泊、水库等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13 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路径典型做法和经验的载体,旨在创新探索“两山”理念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模式,为全国其他地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标杆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飞地”基层治理属地化工作 14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要求,开展“不接壤插花地”社区整建制移交,调整“接壤插花地”行政区域界线,撤销城中村村委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边界,由行政区划所在区承担起本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管理等责任,做到应管尽管。 “双轨并行”村居改造 15 “双轨并行”康居工程是区委、区政府重点推动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对部分农村年久失修的危旧房屋、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等进行的改造和修缮工程,主要包括楼房还迁和平房改造两种模式,目的是为了改善提升农民群众居住条件,解决未还迁农民住房问题。“双轨并行”村居改造工程是指“双轨并行”康居工程中的平房改造项目,是针对不具备楼房还迁条件的村庄实施的建设工程,主要对农民原有住宅进行原址改造翻建,以达到优化建筑布局、完善建筑功能、满足村民现代生活需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目的。 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 16 按照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主攻方向,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先行试点地区。 打通“生命通道” 17 指切实加强消防车通道管理,有效解决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老大难”问题。 “杀手锏”产品 18 指科技型企业自主开发并已上市销售的、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特征的技术水平高、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优质产品。 “专精特新”企业 19 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113”英才计划 20 即西青区创新创业英才“113”计划,主要任务是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2015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引进1000名左右急需紧 缺人才、1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0个左右创新创业领军团队。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1 指国家人社部从2012年起,用10年时间,选拔培养4000名左右“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重点选拔培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能引领和6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选拔。选拔工作围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向引导基础理论原始创新、推动基础学科创新发展的中青年领军人才倾斜。 “两重天”变“一重天” 22 指相邻的两个工业园区(集聚区)水平天壤之别,一个规划有序、厂房整洁,而另一个缺乏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道路坑洼不平, 缺乏产业规划和有效管理,产能落后、效益低下,环保、安全问题突出。通过开展工业园区专项整治,将落后的工业集聚区拆除,整合到先进工业园区中。 “政务一网通” 23 指天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为全市线上线下相融合政务服务的顶层平台和系统枢纽,是天津政务服务事项公示公告的主要渠道和在线申报办理的统一入口,为天津市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核心平台。 “五减”“四办”事项 24 即“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证照”和“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是2018年8月天津市出台的《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推行的审批标准化便利化工作的具体举措。 国潮青年小镇项目 25 位于杨柳青镇,计划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35公顷。规划建设兴华里、长青里、建华胡同、御河坊等4个板块,恢复胡同路网、重现文化地标、 构建主题街区、重现繁荣古镇,打造以国潮时尚为主题的小镇品牌。 萱草花园理想村项目 26 位于杨柳青镇,占地面积约1225亩,建设面积约187亩,计划投资5500万元。将构建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打造成为拥有主题风格和持续内容生长的特色体验项目。 西西海生态湿地项目 27 位于王稳庄镇,占地面积1.05万亩,南北跨度约8.9公里,计划投资2.56亿元。项目将促进整个区域形成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百姓提供一处驻足休闲的理想去处。 “育苗”“壮苗”包联机制 28 指服务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机制。 “海河工匠”建设工程 29 指市政府于2019年4月28日出台的一整套技能人才培养的集成性、综合性政策体系,涵盖了技能人才培养、引进、激励、评价等方面措施, 聚集企业培训主阵地发挥,精准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与产业布局相一致、与企业需求相一致。 西青区“十四五”期间“1010”工程项目 30 即围绕西青区“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按照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要求,推出西青区“十四五”期间“1010” 重点项目,包含十个单元,分别是:十大片区项目、十大园区项目、十大创新项目、十大制造项目、十大文旅项目、 十大商圈项目、十大畅通项目、十大生态项目、十大教育项目、十大民保项目,每个单元均有十个重点工作任务。 “项目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 31 按照西青区《关于实行“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 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方案》规定,要以街镇为基层治理主战区,强化街镇战区调度指挥能力,赋予街镇党(工)委三项对区属职能部门(以下简称部门)的权力,其中包 括“吹哨”调度权,即重大事项由街镇“吹哨”召集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报到”,由街镇统一指挥、联动处置问题。为进一步优化项目服务,西青区联动推出了“项目 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即项目单位可对应启动吹哨程序,通过属地街镇组织各部门进行服务。 “经济驾驶舱”“在线店小二”“政务旗舰店”于一体的政务云服务平台 32 其中,“在线店小二”是以畅通政府与企业交流渠道,方便企业获取、申报、兑付政策信息、促进企业间合作为目的,通过经济部门共享政务数据,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建议和指导的线上平 台;“经济驾驶舱”是将全区经济发展状态、产业发展空间9载体情况、企业画像、产业发展图谱等信息整合,实现产业发展“一屏统览”;“政务旗舰店”是以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效率为目标,以实现实体大厅办事的掌上预约功能为突破口,逐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不断提高网上可办事项数量,打造“网上政务、智慧服务”的服务模式。 “智慧国资” 33 指覆盖中央、省、市三级国资委和国有企业的全国性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 “一心两园三基地” 34 “一心”指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两园”指一控两减三基本示范园、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示范园;“三基地”指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循 环农业示范基地、观光农业旅游基地。 “四不摘”要求 35 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云巴”示范线工程项目 36 指“西青区低运量胶轮有轨电车T2线一期工程”,该工程西起西青区杨柳青文化中心,东至天津南站,线路全长约15.65公里,设站14座(其中4座预留站),全部为高架线。其中主线线路全长约13.62公里,设站12座(其中3站为预留站);支线线路全长约2.03公里,设站2座(其中1站为预留站),全线设车辆段1座。 “嵌入式、综合性,品牌化、连锁化”养老服务、“两送四助”进家庭 37 “嵌入式、综合性”指嵌入社区、村, 能够在日间照料中心基础功能以外提供医疗、护理和各类居家上门服务的养老服务形式;“品牌化、连锁化”指街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片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要全部由品牌化、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社会化运营,鼓励连锁化经营,逐步实现养老服务工作“四统一”(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服装)。“两送四助”指“送餐、送医,助洁、助浴、助急、助乐”六项服务内容。 基层“数字健共体” 38 是依托互联网医疗卫生健康数字管理平台,以慢性病健康管理为切入点,以健康为中心的数字化紧密型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共同体。目的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进一步做实做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机制,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管理服务水平。 武术“六进” 39 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提出的一项推动武术工作的重要举措,具体指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目的在于努力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独特作用。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