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永葆定力抓实干 行稳致远谋发展——西青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天津日报▪聚焦西青 作者:于爱澍 田建 张璐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12-25
内容提要:从破解发展难题到厚植发展优势,从优化经济结构到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两年爬坡闯关,西青高质量发展不断向深向好。

  从破解发展难题到厚植发展优势,从优化经济结构到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两年爬坡闯关,西青高质量发展不断向深向好。

  ──全力推动主导产业升级。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风驰电掣,“雏鹰”“藏羚羊”“独角兽”等纷至沓来,力促产业链一链贯通。

  ──谋篇布局战略新兴产业。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海康威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奇安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富晟赫千(天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国家队”踏“云”而来,力促创新链环环相扣。

  ──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西青不断刷新审批速度,创造了天津市首个“拿地即开工”的惊人速度。

  ──滋养绿水青山换得金山银山。中国农民丰收节,惊艳亮相的小站稻重焕光彩,乡间野趣中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的传统村庄渐入佳境。西青荣获全市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王稳庄镇获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投入真心真金赢得民心民气。教育发展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新增加的6540个小学学位和21510个幼儿园学位,力破入学“一位难求”。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全国健康促进区等。

  自身加码发力同时,西青始终心系东西协作,在精准扶贫中坚持“互联网+”项目带动,被国务院评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先进单位。

  对复杂局面,西青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取得高质量发展的骄人成绩?答案,写在西青求真务实谋发展的真抓实干中。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西青发展的战略定位,西青从全局出发,以问题切口,以规划先行,聚焦一系列畅通经济社会循环的举措,构建起坚实、可持续的长期动力系统,成为天津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强根基 育生机 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从理解高质量发展内涵入手,西青树立全新发展理念,确定以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新理念催生西青主动融入发展新格局的闯劲儿。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青持续推进载体资源开发建设,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与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步推进,搭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

  汽车是西青主导产业之一。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揭牌。深耕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智能网联车产业内的“雏鹰”“藏羚羊”“独角兽”等纷至沓来,使“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纵深巩固优势产业同时,西青瞄准信创产业发展风口,积极培育数字产业,抢占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机遇。

  2019年,“国家队”中科创新大数据中心落户与中心城区隔“环”而望的京津冀西青大数据产业园。随后,众多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大数据骨干企业和项目纷纷入户。

  今年上半年,“国家队”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在西青区精武镇启动大数据与信息安全服务产业示范区。11月4日,中电长城网际与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开金科技有限公司、海澜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属战略合作协议,依托示范区建设,为天津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保持产业结构旺盛生命力,需要各产业在发展中与时俱进。实践证明,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从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创新,到吸引创新能力强的项目落户,再到培育创新成果转化,围绕创新西青多管齐下。

  鼓励创新出实招,释放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利好,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着力人才强区;保障创新频出招,疫情来袭,西青第一时间调整政策和工作模式,从加大减免力度到公布诚信红名单,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到“护苗”等行动,使西青中小企业稳步渡过疫情寒冬,潜心自主研发。

  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出新招,让政策随时适应项目,让政府随时服务于项目。在深化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西青区在全市首创投资项目审批代办“交钥匙”工程。凡项目准入后有意向取得土地的企业均可向区政务服务办提出“拿地即开工”申请,规划、住建、审批等部门随即联合开展工作,实现各项环节与土地手续同步完成。同时,西青区将实行工业项目全流程定制式代办服务,在土地供应前等评估评价工作,实现成果共享。

  10月30日,“网红”元气森林(天津)有限公司凭借刚刚拿到的开工许可证后立即开工,成为天津市首个“拿地即开工”成功案例。

  新理念,育新动能,展新生机。

  今年9月,涵盖智能网联车、直播电商、平台经济、新零售、产业园区运营等16个重点项目落户西青,为西青经济发展再添动力。

  绘绿色 显特色 高质量发展闯新路

  越是躬身实践,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就越深刻。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是长期的、稳定的发展,更是经得起实践检验、时代考验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知易行难,西青如何做到生产与生活平衡?答案在西青枝叶繁茂的生态绿色屏障里,在田连阡陌的大美稻田里,在鱼翔潜底的生态湿地里,在阡陌交通的特色村庄里。

  发展中的“舍与得”“快与慢”,西青区委、区政府各级党员干部有着深切的体会。两年来,尽管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西青始终没有降低保护生态环境的标准──既着力当前,又着眼长远,坚守生态红线,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设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铁腕整治,带来生机盎然!

  西青在平衡生态与生产发展中确立: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围绕二产产业体系高新化、生态化,三产产业体系高端化、高质化服务业,确定构建高端化、高效化都市农业体系。农业功能由单纯生活供给向生活生态、旅游观光功能转变。2019年,西青区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成为全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区县。

  双层生态屏障建设过程中,西青发挥传统设施农业发展优势,依托“鱼米之乡”的历史文化品牌,在生态屏障起步区王稳庄镇开展小站稻种植。两年来,王稳庄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盐渍土壤改良措施。通过现代化农业管理,实现了小站稻从种植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都进入溯源体系,农民收入增长15%以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第三方公司赢利的共赢局面。今年10月,西青区王稳庄镇获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再次以实践证明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咬定目标不放松的韧劲儿,使西青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城乡发展均衡,全力推进“接二连三”发展模式,统筹兼顾生态与经济、生态与生活,打造了集生态、宜居、旅游三位一体的现代都市型观光农业。逐步建立完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态人居体系。

  韧劲儿,让西青拓宽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抓住人居环境整治契机,西青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对第六埠、大沙窝、大柳滩等特色村庄实行原址提升改造,打造留得住乡愁、听得到蛙声的“田园式宜居村庄”,并由“打造美丽乡村”向“带动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延伸。

  “项目跟人走,人跟生态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显著特点。两年来,王稳庄“大美稻香”、中北“百年花乡”、第六埠村“重走长征路”“三河汇景”田园综合体等特色农业项目和乡村旅游品牌不仅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实力的实践,同时增加了西青营商环境的吸引力与影响力,紧锣密鼓建设的企业家小镇、口子镇建设,成为彰显环境魅力的缩影。

  解难点 聚热点 高质量发展暖民心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品质、更高质量。绘就西青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民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回顾两年发展,暖民心汇聚西青党员干部热情似火的干劲儿,生动诠释西青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西青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百姓生活改善的“微缩影”与西青发展“大图景”融汇共生,交汇出西青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动脉络。

  几年前,基础教育学位少是西青教育发展短板,更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教育是民生账,更是经济账。高质量发展,人才是这一资源,教育资源更是吸引人才落户的重要条件之一。”西青区主要领导指出。

  2017年底,西青区启动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既要解决群众入学难,又要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人才、项目落户西青,使教育从阻碍发展的难点变成推动发展的亮点。

  今年是教育发展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三年来,西青区教育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20年9月,西青区幼儿园总数增至97所,可提供普惠性学位21510个。至2020年底,西青区还将增加幼儿园13所,增加学位3800个,超额完成104所目标任务,满足区域居民入园需求。同时数质并重的优质教育资源,也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以及企业人才引进,提供学前教育有力保障。

  大事小事都是发展事,难点热点都是落脚点。

  2019年,西青百姓盼来了渴望已久的区级体育馆落成,2020年4月份,西青区级体育公园和体育场全部开放。两年来,百姓身边的荒地、空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既能健身又有鸟语花香的口袋公园,“15分钟”健身圈由梦想变成现实。截至目前,西青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04平方米,彰显着西青高质量发展的民生速度与温度。

  过往的成绩给人力量,未来的前景催人奋进。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把增进人民福祉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有更多民生含量,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活新变化,西青领导干部掷地有声。

原标题:永葆定力抓实干 行稳致远谋发展——西青高质量发展综述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