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区外媒体看西青 >> 央级媒体
新治理 新乡俗 新生活——西青区张家窝镇西闫庄村展新姿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李丹凝 丁少亮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11-17
内容提要:西青区张家窝镇西闫庄村地处天津市西南部,因粮食高产,是农业发展传统村庄。多年来,当地在以农业为牵引谋新求变的同时,积极打造服务群众工作品牌、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村民生活兴旺,将流传百年的村规民约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把乡村振兴理念活化融入村民生活中,乡村治理卓有成效,新乡俗蔚然成风。

  每个月的第一天,西闫庄村民议事大厅里都会挤满了人,好不热闹。村“两委”班子成员早早来到这里,接待反映情况的村民,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

  西青区张家窝镇西闫庄村地处天津市西南部,因粮食高产,是农业发展传统村庄。多年来,当地在以农业为牵引谋新求变的同时,积极打造服务群众工作品牌、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村民生活兴旺,将流传百年的村规民约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把乡村振兴理念活化融入村民生活中,乡村治理卓有成效,新乡俗蔚然成风。

  基层治理有实招

  “我每周都会利用业余时间在小区义务巡逻一次,碰到村民就会问一问,有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党员老王说。

  西闫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长庚介绍说:“村民议事会制度建立之后,累计召开会议55余期,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做到有场所、有热线、有台账,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全村五十多名党员承诺为群众办微实事63个,既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让群众实实在在获益。”

  2019年,西闫庄村率先实现了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并轨”,通过了《西闫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及《红白喜事办理标准》等事项决议,以制度化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以丧事简办倡树文明新风尚,赢得村民好评。

  在农村很多村民把红事白事看得比较重要,存在着攀比的心理,大操大办时有发生。

  婚丧嫁娶是村民的大事,也是破除陋习、弘扬新风的最好突破口。

  “短板”变“跳板”,缺点变“亮点”。西闫庄村专门设立红白理事会,统一红白事办理标准和流程,减少乃至杜绝乱贴喜字、祭祀烧纸等行为,由村党员干部直接进家服务,帮助村民安排事宜,达到服务群众和移风易俗双重效果。

  产业兴村有妙招

  今年93岁的闫付申,是土生土长的西闫庄村人,一家四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闫付申的曾孙子毕业后,进入到村集体经营的公司上班,“一毕业就找到工作,同学们都很羡慕我。”小伙子很阳光。

  2019年1月,村里成立了天津睿博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承揽绿化工程、苗木花卉种植销售、城市保洁服务等项目,并优先招录本村村民就业,实现村集体增收与村民增收同步。

  过去,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流转的固定资产租赁收入。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该村党总支主动求变,聚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着力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

  “今年,西闫庄村将全力加快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南站科技商务区建设,积极出资参股北京经纬恒润科技公司研发总部项目等有技术、有前景的科技公司,将二百多亩土地资源转化为金融资本,进一步扩张集体产业基本盘。”杨长庚说道。

  目前,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在村民收入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尽快组织劳动力有序返岗,利用当地企业和工厂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民心,促进经济向好向快发展。

  村民幸福出连招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牢固树立以村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大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使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自2015年开始,西闫庄村实行村民住院就医三次报销制度,即在西青区给予二次报销的基础上,再报销50%,进一步减轻村民就医压力。

  在建立村民福利制度的同时,村集体每年给村民发放福利待遇每人超8000元,还有面粉、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建立扶贫助困奖学基金,营造崇文尚学的良好氛围。

  每到村里老人过生日的时候,村干部上门为过生日老人送蛋糕,并认真听取老人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建议。

  同时,村里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村民解决力所能及的小问题,如帮助村民买水、买电、缴费、办理医保卡、老年卡等,在小事服务中赢得了民心。

  2018年12月27日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成立西闫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经济组织成员764人。在示范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西闫庄村内的农籍人口已经全部实现了养老保险的政策全覆盖,村民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均可以享受每月1000至2000元的退休金。

  生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们是幸福的,而西闫庄村百姓的生活比蜜还甜。

原标题:新治理 新乡俗 新生活——西青区张家窝镇西闫庄村展新姿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