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伴随最后一次合闸送电操作,国网天津城西公司西青区10千伏滨23等线路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共计完成6.8公里架空裸导线的绝缘化改造、167基水泥杆及柱上设备、金具等配套设施的换新。经过本次改造,城西公司供电服务区域内配电网架绝缘化率达到100%。
据了解,该工程是“1001工程”重点项目,也是公司2020年重点工作之一。工程包含10千伏学11、学31、学41、滨23、滨25等5条10千伏线路,6.8公里架空裸导线的绝缘化改造,所涉线路均位于海泰高新开发区,线路负荷多为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等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用户。伴随工程竣工,因导线裸露导致的安全隐患被彻底消除,同时将导线直径由150mm²换为240mm²,提升供电能力,为西青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电力供应。
多措并举,施工停电“零户时”
作业停电面积大、涉及用户多是本工程的特点之一,由其学11、滨23两条线路,基本是将整条线路拆除重建。工程共计分9次计划停电施工,每次停电时间12小时,将产生较大停电户时数,影响对用户正常供电。为解决此问题,城西公司各专业联合召开停电方案商讨会,对9次施工安排的用户负荷、施工方案、停电范围、保电措施等进行专题研究分析。通过切倒负荷、发电设备、不停电作业、优化改造方式等4种手段措施的灵活运用,实现工程实施全过程“零户时”停电,避免用户侧发生长时间停电和重复短停情况。在工程实施中,共计派出发电车、发电机17次,开展不停电作业2次,通过对4处线路改造方式优化避免12户用户重复短停。
精心组织,严控严管保安全
现场作业环境复杂,工程实施难度大是本工程的另一特点。施工人员队伍复杂,工作量庞大,作业范围宽广,作业区域内多组大型机械设施,周边交通狭小拥堵,人员高度密集,作业位置树木等植被生长繁盛,都为施工的组织、安全、技术等方面都带来极大挑战。
为保障工程安全、顺利实施,城西公司在施工前期派出大量人次到现场勘查,逐个点位查看现场状况,不放过可能对工程实施造成影响的任何细节,从安全、技术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制定现场管控措施,并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工程协调会、风险管控会,从人员、物资、安全、技术、外协等多个方面周密部署、细化落实,不断完善三措一案,落实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工前,仅施工方案完成5版修改,力争最大限度减小作业难度,为工程顺利实施铺平道路。
工程顺利实施只是成功的一半,抓好后续的管理工作才能赢得最终胜利。城西公司重点在工程余料、工程拆旧和对外赔偿管理等三个方面严抓严管,完善物资领用机制,在完成物资申报后,在原有“两单”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包队伍间物资收货及派发机制,全程留痕留具,避免借、窜物料情况发生,保障工程用料保质保量供应,以及工程余料清退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废旧物资处理,本工程涉及大量物资拆旧处理工作,在设计及现场勘查阶段由设计单位与项目经理配合编制完成工程拆旧计划清单,方便竣工后照单收料、验货,保障废旧物资归仓无遗漏;在工程实施前,对于破路、破绿等外协事宜提前向有关部门报备,在实施期间,由有关部门专业人员、项目经理、施工监理三方到场,现场确认赔偿事宜,并留存相关照片。同时充分运用运检工程赔偿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在赔偿量确认、赔偿额决策、赔偿协议签订等方面严格开展相关工作,有效防范工程建设管理风险,依法合规开展工程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