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区外媒体看西青 >> 天津日报
天津西青: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关切的大事小情
来源:天津日报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10-30
内容提要:今天出版的《天津日报》发表:中共西青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文章“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关切的大事小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西青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牢记为人民谋幸福初心,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关切的大事小情,持续做好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树牢“向群众汇报”意识,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西青区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声音,在民心工程项目清单制定中引入人大代表票决制,让民心工程真正成为立项可票决、进展可监督、结果可评议、成效可检验的良性闭环机制,实现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转变。今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区、镇街票决制(会商制)工作全覆盖,推进实施20个大项、42个子项的区级民心工程项目,106项街镇民生实事项目。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从反映强烈的教育入手,坚持强弱项、补短板,着力实施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与南开中学、华夏未来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持续推动付村中学等29个学校、幼儿园新建项目,积极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从群众反映的看病难、不便利等问题入手,着力提升健康保障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成功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区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西青医院二期和中医医院建设,力争实现2个区级医疗中心、10个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拓展“15分钟步行就医圈”功能。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入手,提升完善区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等文化设施,建成了7万平方米的区文化中心和街镇文体中心,以及体育公园13个、健身广场9个、健身园424个,实现全区行政村(社区)健身园100%全覆盖,形成“文体活动10分钟步行圈”。

  坚持绿色引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西青区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引领,加快实施“双轨并行”村民康居工程,分类有序开展小城镇和特色村庄建设。坚持以规划引领乡村发展,加快完成18个村庄规划方案编制工作,按照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的思路,保护保留乡村风貌,打造一批美丽村庄示范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标扩面工程,由村庄向镇域、田园、庭院拓展,由“清脏治乱”向“美化亮化”转变,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推动农村真正绿起来、美起来。在提升改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西青区逐步从“打造美丽乡村”向“带动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延伸,王稳庄镇“大美稻香”、中北镇“百年花乡”、辛口镇“重走长征路”“三河汇景”等特色村庄和农业项目逐步发展成为“乡味儿网红”,做到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下足“绣花功夫”,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西青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以解决民生痛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从“小细节”入手、从“小指标”抓起,力争“绣”实“绣”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个“针脚”。从2018年实施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堆乱倒、商户乱摆乱占、广告乱贴乱画、违规私搭乱建等“五乱”整治攻坚战,到2019年实施背街小巷环境提升、文明素质提升等十大提升工程,到今年实施文明细胞提升行动、文明礼仪养成实践行动,西青区一步一个脚印,以抓铁有痕的作风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社区精细化管理,建成张家窝镇家兴里社区等文明社区示范点36个、党群服务中心98个,让群众文化活动有去处、有空间。优化城市道路和公交路线,施划停车泊位8万多个,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先后改造提升杨柳青镇金三角市场、中北镇东兴里市场等14个菜市场,开展“菜市场星级达标”活动,提升了群众购物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近年来,西青区志愿服务团队超过1500个,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5名、“中国好人”8名,全国、市级最美志愿者12名,市级志愿服务项目团队14个。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志愿红”成为防控的重要力量,每天万余名志愿者昼夜轮岗,构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做好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西青区认真落实中央、市委有关要求,用心用情用力、精准靶向施策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在帮扶工作中,西青区首先抓住困难村领导班子建设这个“牛鼻子”,选优配强困难村“两委”班子和“一肩挑”,深化党员承诺制、党员联系困难群众等党建品牌,推进“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全区18个困难村全部被评为“五好党支部”、“文明村”,达到“美丽村庄”创建标准。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重点实施7个产业帮扶项目、5个产业配套项目和5个镇村统筹的产业项目,18个困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到50万元以上。投入资金9785万元,织密困难群众兜底救助、就医就学保障网,在全市率先推行阶梯式精准救助,惠及18个困难村3000余人,实现全面兜底、应保尽保,确保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我们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视察天津时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干中学、学中干,通过学习增强战略定力、发展信心、工作本领,高质量完成好“民生答卷”,为“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原标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关切的大事小情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