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改善全区环境质量,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西青区利用三年时间对闲置建设用地和闲置、撂荒农用地开展“绿网换绿植”治理工程,逐步实现了裸露土地植被全覆盖,“因裸致脏、由露扬尘”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置身张家窝镇房庄子村的百亩稻海里,能闻到淡淡的稻香味。这片水稻就是今年开展绿网换绿植工程时治理闲置撂荒地的结果。这片水稻现在颗粒饱满长势良好,而当初这里只是长满芦苇的低洼地……
张家窝镇房庄子村民房明说:“这里是张家窝镇最洼的地了,一说‘桥口洼’,老人们都知道。要不就是种高粱,也收不了什么庄稼,一落就完,这地里全是水。”
经过房庄子村两委商议,最终决定在这片一百亩的洼地上试种水稻。谁知插秧的当晚,这片水稻就遭遇了大风冰雹,大部分水稻幼苗都飘了起来。
本以为尝试失败了,没想到水稻慢慢地扎下了根,有了起色,在管理人员的悉心照顾下,水稻全部迎风而立、长势良好。预计十月下旬这片水稻就可以收割,村民们除了分红,每家还能领到二十斤左右的稻米。
村民代表房国明对这块地充满了信心,他对记者说:“估计10月下旬水稻就可以收割了,村民们可以吃到新稻米。以前这片地撂荒多少年,每年都有绿网覆盖。今年种上水稻,效果还不错。明年剩下的荒地准备种莲藕,周边还有一块将近200亩的地种植水稻,把荒地全部利用起来,向撂荒地要效益,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收。”
不仅是在张家窝镇,西青区各街镇都积极践行“绿网换绿植”工程,在撂荒地上栽种了多种绿植。经过近半年的生长,绿植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现在,西青区闲置裸地大多都已经被绿植覆盖,不再是风过尘起、黄土见天。
杨柳青镇环保办负责人金宗岱说:“自今年开展绿网换绿植工程以来,杨柳青镇坚决守好生态底线,立即开展植绿行动,共治理地块56处、栽种面积3290亩,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绿网换绿植目标任务。目前看来,工程效果非常好,可以看到绿植现在已经成片成林,几乎看不到裸露地面了。明年,我们还会继续开展此项行动,争取扬尘治理取得更好的成绩。”
“绿网换绿植”是西青区裸地扬尘污染治理的创新举措,该举措就是对闲置、撂荒农用地种植农作物,对闲置建设用地植树造林,用绿色植物取代简易苫盖的绿网,以减少废旧绿网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全区各街镇积极践行这一创新模式,今年全区已经完成3.46万亩闲置建设用地和闲置、撂荒农用地“绿网换绿植”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