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站在西青区王稳庄镇万亩稻田的丰收之塔上眺望,近看稻海掀起千重麦浪,远望绿树筑起层岚叠嶂引来游客驻足。西青围绕双城绿色生态屏障布局的农业产业蝶变为绿色美景,成为津门新名片。今年10月初,王稳庄镇获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 图为绿树环绕的张家窝镇 田建 摄 这是“十三五”以来,西青生态屏障建设取得的成果之一。 “十三五”期间,西青区将双城生态屏障建设与产业布局有机结合,取得了骄人成绩:提前完成十三五植树造林任务,新增造林面积7.80万亩,成功创建天津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构建以蔬菜、花卉、食用菌生态养殖等产业为依托的“一带八板块”产业板块,获评第二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市最大湿地公园——水西公园正式开放,西青被认定为全国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之一,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五年间,西青树立全新发展理念,关停取缔31个工业园区(集聚区);重点区域水环境治理加快实施,对外环河、大沽排水河等重点河道段进行生态修复;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强化水源涵养和林木种养。加快打造湿地公园;启动双城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开展大尺度、广覆盖的植树绿化,使生态屏障建设有了夯实的基底。 五年过去,西青高质量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成功创建天津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PM2.5年均浓度较五年前浓度降低19微克/立方米,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上升至全市第四位。 筑牢绿水青山,换得金山银山。 历经五年绿色发展的西青,以第六埠村为代表的西青区做优做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农业项目正在逐步形成,生态屏障建设正逐渐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实力的生动实践。 过去,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是远近闻名的困难村。旧房舍、没有工业支撑、村集体收入不足成为发展难题。五年中,该村依靠自身资源优势,从打造田园风光入手,在村里荒废多年的千亩洼地种上了蟹田稻,并依托原生态自然景观,打造了全新的“新长征路”体验式旅游。如今,绿色生态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交相辉映,奏响了第六埠村蓬勃发展的交响曲。2019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72.2万元。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未来五年,西青将在加强生态污染防治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基础上,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准绳,进一步加大生态空间管控和修复,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打造多层次生态绿色廊道,加强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与此同时,西青以做强工业为目标,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制药四大主导产业正在集聚;以做优服务业为手段,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体验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等资源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宜居西青。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