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镇作为西青区西部新城的核心区,近年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建设并驾齐驱,发展迅速,产城深度融合。随着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入住人口已经超过25万,而公共服务配套特别是教育资源的不足已经成为该区域发展的显著短板。为此,中北镇携手南开中学教育基金会,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高品质学校,着力补齐教育短板。
“宝贝,慢点儿吃啊,才刚七点多,不着急。书和作业都放好了吧?”每天早上7点,住在西青区中北镇德雅佳园小区的张世云都要给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做上一顿丰盛的早餐。“学校就在我家附近,早上7点多钟就得到学校,这个时间也是习惯了,如果要到市里上学,这个时间就比较赶。”张世云说。
按照学校的规定,女儿每天早上7点半就要到校,都说千金难买离家近,从家到学校的这段路程张世云开车只要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这也让女儿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张世云接着说:“我们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但是这里现在的情况就是学校资源比较少。害怕孩子考不上这边好学校,所以我们现在很犹豫要不要换房。真的很希望中北镇这边能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在家门口上好学校读好书,相信这是所有学生的目标,也是所有家长的希望。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年提高,环境的逐步完善,入住中北镇的人口已经超过25万,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关注着中北镇的教育资源。中北镇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亚玲说:“这几年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中北镇也日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大力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努力提升区域的教育教学质量。于是,我们就引进了南开中学。”
周恩来、温家宝、孙孚凌、黄家驷──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都曾经在同一所学校读书求学──这就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南开中学。天津市南开中学原副校长、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校长、南开敬业中学校长吕宝桐向记者介绍:“南开中学是爱国教育家颜修、张伯苓于1904年创立的,推行的是新式教育,以独特的办学风格和业绩,很快就成为了享誉中外的一所名校。”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中学一直致力于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向全市乃至全国进行推广落地,然而,在择校选址方面,南开中学一向是既严苛又慎重。吕宝桐向记者说道:“我们选择西青,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西青的教育环境好,第二是西青人民渴望更多的优质教育。从教育环境来看,西青区委区政府各级领导,重视民生,人民至上,做了很多工作,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来引进南开的优质教育。另外,西青的教育人文资源环境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民风也好。西青的教育生态环境好,碧水蓝天,这个地方适合办学校,另外,我们了解到在西青,有我们好几位优秀教师都住在中北镇。”
据悉,南开敬业学校小学部拟在侯台片区西华府新望道小学校址筹建,计划2022年秋季正式开学投入使用。初中部拟在中北大道现中北中学校址筹建,计划2022年秋季正式开学投入使用。拟新建中学校区(含初、高中)正在进行选址和规划调整。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南开敬业学校将打造完整的教学体系,培育高素质的优秀学生。“我们这个学校叫南开敬业学校,取自南开中学创办的初期私立敬业中学堂,南开敬业这个民办学校,机制比较灵活,是民办非营利性学校,可以弥补公办学校的不足,敬业学校也是按照南开中学的传统,我们也要办一个完整的办学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吕宝桐接着介绍。
而新学校的建成不光意味着学生与家长们的新希望得以实现,对于刚刚退休的原南开中学外语学科主管李惠燕来说亦是如此。
她从事英语教学32年之久,一直居住在中北镇。曾经的李惠燕经常往返于西青区与南开区,路途遥远有时甚至需要披星戴月,而这些却从来挡不住李老师爱学生的心。今年李老师到了退休的年龄,却有了一个新的愿望:“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南开中学工作,还是热爱这份教育工作的,退休了,我还是想把这个余热尽量发挥出来,身体力行来这个新的学校里工作。”李惠燕说。
据介绍,中北镇接下来还将规划建成8所小学,15所公办幼儿园,若干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形成布局更加合理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的教育发展格局,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