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区区长白凤祥走进天津电视台《直播津京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西青篇》
来源:天津西青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9-29
内容提要:9月25晚上21:00,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应邀走进天津电视台,做客全国第一档整合京津冀新闻资源,权威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的新闻栏目《直播京津冀》,围绕西青区积极创建车联网先导区、推动关联智能产业的聚集、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打造生态农业、助力脱贫攻坚、打造文化强区等方面内容,面对面接受了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张鹤的访谈,当晚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和津云客户端进行了现场直播。 

  9月25晚上21:00,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应邀走进天津电视台,做客全国第一档整合京津冀新闻资源,权威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的新闻栏目《直播京津冀》,围绕西青区积极创建车联网先导区、推动关联智能产业的聚集、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打造生态农业、助力脱贫攻坚、打造文化强区等方面内容,面对面接受了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张鹤的访谈,当晚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和津云客户端进行了现场直播。  

  探营西青区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

  车联网先导区这是我国北方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车联网先导区总体上布局了几个区域,在西青中北镇、杨柳青镇区域建设研发服务区,在张家窝镇布局了天津南站科技商务运营服务区,在梅江区域布局了大学城-梅江示范服务区,在西青开发区建设赛达智能产业聚集区,在王稳庄镇建设集成测试服务区,将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应用场景。

  车联网先导区对于西青区来说是一个全新事物,在建设中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困难,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在这方面区委区政府给与了大力支持。比如在投资上,提供了政府专项债支持;在机制上,以国有企业永泰恒基公司为主体,与中汽研、天安智联、东华软件等业内比较先进的企业紧密合作,开展车联网5G基站、智能车载设备等基础建设;在场景建设上,西青区以天津南站作为起步区,将对将近90个路口进行改造省级,逐步建设智能物流车、智慧停车场等多种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交通信号灯、生命通道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加快建设车路网协同的自动驾驶场景。

  当然,回归到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目的,还是要推动关联智能产业的聚集,西青区以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和场景服务为撬动点,开展精准招商、“接链”“撮合”等一系列的对接活动,聚集中汽数据、经纬恒润、东方国信、奇安信等一批优质企业。西青区还抓住这个机遇,完善片西青电子城、人工智能产业园等这些载体功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新动能引育的力度,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规模和质量。

  惠企政策 给人才安家

  近年来,西青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西青区扩大优质企业的总量,今年以来新增加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多家,同比增加70.2%,雏鹰企业、瞪羚企业达到26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6家。西青区还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实施高端制造创新20条,振兴服务业30条,民营经济20条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施科技项目100多个,兑现扶持资金近8000多万元。西青区广纳天下英才,大力实施“海河英才”计划,“113”英才计划,出台人才新政25条,实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175个,西青区还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实现技术合同190多个,合同认定额达到11.3个亿,创新发展取得了比较好成效。

  大美稻香 生态农业助小康

  近年来,西青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环境建设方面舍得大投入,我们认为发展农业本身就是打造生态环境,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统筹联动,才能真正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

  西青区对农业布局进行了优化,做出了农业发展“两园一带”规划,这里的“两园”是指在东淀和莲花淀10万亩这个区域,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大寺镇和王稳庄镇卫南洼10万亩这个区域,打造先进智能化农业示范园;“一带”就是以独流减河沿线湿地区域和西青郊野公园为核心,打造独流减河生态带,争取打造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样板区。更为重要的是,西青区下大力气扩大绿色发展空间,投入了20多个亿连续实施生态储备林、湿地修复、双城绿色生态屏障、郊野公园等生态项目,为乡村振兴打牢了绿色的基础。特别是对王稳庄镇这个区域,过去是造钉子的金属作坊为主,这两年我们加大投入力度,在独流减河沿岸1000米的这个范围内实施退渔还湿10000多亩,建设了西西海生态湿地项目,建成开放后将让老百姓与湿地美景零距离的接触。

  这两年,西青区还与国家粳稻中心、中化农业等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发挥历史小站稻种植区的传统优势,在王稳庄镇打造稻香公园、丰收塔景观区等全域旅游项目,打造万亩稻田,连续两年在这里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西青活动,打造“大美稻香”生态文化旅游节的活动,初步形成了融合旅游、购物、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另外,这几年西青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困难村尽快走上致富路。实施了一批产业项目,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打造美丽乡村。比如,我们在辛口镇第六埠村实施水稻种植示范区项目,建设800亩大清河湿地水稻田,启动了红色旅游项目,年收益达到250万元。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按照“六化”“六有”的标准,投入了9.8个亿开展道路硬化、能源清洁、绿化美化、厕所革命等基础设施,所有的困难村都成为“美丽村庄”。辛口镇第六埠村被农业部评为美丽休闲乡村。

  打造旅游扶贫路线 创新帮扶模式

  从2017年以来,西青区对河北平泉市、新疆于田县、甘肃麦积区和景泰县四个地区进行对口帮扶。我们结合当地特色优势,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西青区大力发展库尔班手工坊帮扶项目。发挥了当地群众擅长制作手工艺品的优势,让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现在25个未摘帽的贫困村都建设了这种作坊,将带动1500户顺利脱贫。西青区及时帮助受援地的滞销产品全部销售。这两年,我们发挥机关干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这些地区滞销的西瓜、苹果、牛羊肉、鸭子,还有一些手工艺品全部顺利销售,总价值1450万元,群众的收入没受影响,群众还联名给我们写了感谢信。

  西青区坚持扶智扶志相结合,大力培训电商人才,西青区引入一家专业公司,定期组织电商培训,目前已经培训了7800多人,其中电商脱贫带头人就将近400人,这些带头人年销售额都超过了100万元甚至超过200万元,将带动更多群众脱贫奔小康。西青区打造了绿色通道,2017年10月,在王顶堤红旗农贸市场搭建了1000多平米的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绿色通道,搭建电商扶贫平台,销售农产品2300多吨,价值1.6亿元,3200多户农民受益。

  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当前西青区的头号工程,坐落在杨柳青镇的大运河御河段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推出了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西青区邀请了国内外顶尖规划大师、景观大师。策划了元宝岛文化公园、杨柳青历史名镇、文化小镇三部分,规划建设体现年画文化特色、国家级的中国年画博物馆,传承推广传统文化的崇文书院以及特色图书馆群、美术馆群。我们还将向运河上下游的沿线拓展,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运河文化。在罗澍伟等老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这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我们计划10月份开工建设。整体项目计划到2023年基本完工,届时,将展现一个传统风貌有效保护、历史文脉延续发扬、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功能环境显著提升、运作机制富有活力的底蕴深厚、魅力绽放的特色古镇。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群众共享文化食粮的美好家园,也将成为百姓休闲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西青人民的小康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原标题:西青区区长白凤祥走进天津电视台《直播津京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西青篇》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