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列报道(一):老村落奏响“红”“绿”交响曲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马云静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9-17

  小康不小康,生态宜居算一桩。在发展乡村振兴过程中,西青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破解清脏治乱难题,推进“百千工程”实施,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硕果累累。2019年,西青区被国务院认定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区,并获得全市首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西青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让农村生态“靓”起来、环境“美”起来、颜值“高”起来,把打造美丽乡村环境,向带动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延伸,让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人。

  辛口镇位于西青区西南部,从太行山发源的子牙河、大清河与独流减河汇聚于此,奔流向东注入海河。世世代代的辛口镇第六埠村村民依三河上游而居。“上世纪,为了保证汛期海河下游附近的安全,位于第六埠村的大清河南岸成为了泄洪区。当时很多村民响应号召,从大清河边迁到了独流减河的东岸,为市区安全献力。回忆当年,张振来老人感慨万千。”

  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村民张振来说:“在独流减河边盖房子时,离河边稍远的人家为防止被水淹,从而堆起高高的地基形成了如今由低到高的台阶式的三排平房。”

  张振来老人的家位于阶梯的第二级。在过去十几年里,一排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旱厕,冬天黄褐色的薄冰满地,夏天蝇虫飞舞。村里每户人家的作息大同小异:早上端着“便盆”去旱厕倒掉,晚上提着一天存下来的污水去路边的下水道倒掉。

  张振来说:“最怕下雨,一下雨雨水就顺着台阶像瀑布一样往下流。雨水冲下来的不仅有泥沙,还有上一排人家扔掉的垃圾杂物。村里人都习惯小院生活,但也盼着像楼房那样有冲水的厕所,有热乎乎的暖气。走在胡同里,不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

  2018年,改变来了。西青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即统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同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卫生户厕建设。清脏治乱、垃圾分类、留璞增绿、提升改造农村公路和基础设施,“双轨并行”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开启“美颜模式”。

  不仅如此,第六埠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结合乡村振兴,突出“一村一策”,围绕设施产业、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全体村民走上了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先后获得了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基地、国家级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绿化千佳村、市级文明生态村、市级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第六埠村,借助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进一步完善田园综合体规划,进一步拓展休闲旅游项目,将第六埠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田园综合体,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发展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势在必行。留住诗情画意的乡愁,完善舒适便捷的生活,归根结底是维护好农民最根本的利益。站在游船上,张振来老人又为游客唱起了歌,他说,那是他的幸福,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原标题:西青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列报道(一):老村落奏响“红”“绿”交响曲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