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鉴赏 |
|
||
![]()
![]()
![]() 作者在印尼泗水采访时留影(田建 摄) 编者按:2020书香天津·读书月系列活动已经拉开帷幕。今年的书香天津·读书月活动以“云端阅读、智慧阅读”为主题。本期让我们带领您走近本土作家晨曲和他的《正说霍元甲》《走近霍元甲》,一起感受阅读的力量。 ·荐读· 《正说霍元甲》 晨曲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走近霍元甲》 晨曲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晨曲,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人。1985年加入天津作家协会,201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霍元甲》《霍东阁传奇》《赶大营》《探访曹雪芹》《荡寇卫南洼》。中篇小说《打工妹赵玉》《蓝蓝的那个天》《江布拉克恋情》等。长篇文史书《正说霍元甲》《走近霍元甲》。短篇小说若干,地域文化散文160篇。 45集电视连续剧《赶大营》已签约,尚在筹备拍摄中。 《正说霍元甲》自序 □晨曲 霍元甲是清末的一位武术大师,他的事迹早已被人们广泛地传为佳话。霍元甲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国弱民穷,受尽帝国主义欺辱的时代。霍元甲身怀绝技,又有满腔爱国激情,在国家危难之时,在民族受辱之际,他从来不惧强敌,敢于挺身而出,为民族争光,为国人出气。威震俄国大力士,吓跑英国奥皮音,打败日本柔道队,创办精武体育会,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在当时,无不振聋发聩。因为,在那时候,连朝廷都惧怕的帝国主义强盗,霍元甲竟敢一一将它们打败,这不是得罪洋人了么?这不是为“东亚病夫”扬眉吐气了么?这不是胆大包天么? 也正因为此,人民才崇拜他,喜欢他,才很想知道他的真实人生经历。从民国到解放以后,几十年来,以霍元甲为题材而创作的小说、电影、电视剧可谓不少,引起的争议也颇多。 如此,问题便出来了,霍元甲到底绝没绝后?霍自正到底是不是霍元甲的真正曾孙?包括影视里提到的很多人物,陈真真是霍元甲的徒弟吗?到底谁才是霍元甲真正的徒弟?赵倩男是不是霍元甲的情人?真有个盲女月慈姑娘伺候过霍元甲吗?……问题实在太多太多了。这些问题将真实的霍元甲与影视中表现的霍元甲在民众的口传和印象中造成了严重混乱。 文学作品是允许虚构的,但不能过分,写历史人物,最起码要尊重历史及其后代家人。历史是人创造的,没有人物就没有历史。没有列强侵略中国,就没有中国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没有霍元甲打擂和创办精武会,也就缺少一笔中国人民发出的自强自立的救亡信号。我真担心,倘若再不将霍元甲真实的人生经历整理公之于众,将来的文学影视作品还不知要虚构到何种地步。 为正视听,还霍元甲及其后代的本来面目,特编著此书,以飨广大关心霍元甲的读者。因此书史料性较强,便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差,诚恳希望广大读者、老师给予热情批评指正。 《走近霍元甲》自序 □晨曲 霍元甲,字俊卿,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人,生于清同治七年(1869)一月十九日,卒于清宣统二年(1910)九月十四日。霍元甲秉承七代家传绝技,成为清末著名的武术大师。霍元甲生存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一次再次惨遭涂炭的年代。那时候,外国列强“以瓜分中国为能,以侮辱中国为乐”,中国人不光在经济上要忍受掠夺和贫穷,还要在精神上忍受打击与蹂躏。 面对民族的奇耻大辱,眼见国家危难日甚,霍元甲和众多仁人志士如睡狮般觉醒,纷纷加入寻求救中国的道路。为解决民族积贫积弱的现状和雪洗东亚病夫耻辱,霍元甲在一次次战胜外国大力士的同时,勇于打破传统,破家规收外徒,改造家传绝技迷踪拳为迷踪艺,并大胆创办了上海精武体育会。 上海精武体育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体育组织,是史无前例的。她伟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在于,从此打破了武林界狭隘的门派观念,变张家武馆、王家武馆等等无以数计的家族门派武馆为中华民族的大武馆,停止了因门派之争而引发的无谓拼杀争斗,把武术这一国粹奉献给国人,用以强国自卫,从而争取世界和平。 霍元甲仇视外国列强的霸道侵略行径,但不仇视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他积极将欧洲体操引进精武会,让国人不但能够学到中国武术的精华,还能学到欧洲先进的锻炼手段──体操,后来又引进了其他体育项目。 霍元甲是民族英雄,是爱国武术大师,也是一位思想进步的改革家。 我与霍元甲旧居为邻,同住一条胡同。人民公社时期,我与霍元甲后代们同在一个生产队。青年时代,常听老人们传颂霍元甲生平轶事,听后心中总有敬仰与激动之情。以后,在爱好文学练习写作期间,总觉得“霍元甲”是个大题材,很值得一写。有这一想法后,我就开始由无意去听变为有心搜集,日积月累多了,于1982年写出《武术大师霍元甲》,初发表于《天津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后陆续在香港《广角镜》、上海《新民晚报》、全国政协的《文史集萃》第二辑、民革中央的《团结报》上转载。为使更多的人了解霍元甲及其所处的那个社会的真情实况,我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霍元甲》。 1984年4月中旬,江苏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来小南河村约稿时,我只有19万字的初稿。为加快进程,提前脱稿,我只好寻找一个最安静的地方去写。这个地方便是离我家仅有二十几米远的霍元甲旧居──那三间破土坯房。那房里虽然老鼠到处窜,麻雀满屋飞,但它毕竟无人住,是个清静之处。 是因为村中搞新村规划,霍元甲之孙霍文亭及后代们都在规划地方盖起了新砖房,全家搬走,霍元甲给他们留下的老房子才空下来,我得以进去写《霍元甲》。 到5月30日,23万字的长篇小说《霍元甲》书稿按约定时间如期完成。7月下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霍元甲》,首印30万册,仅过一个月,又加印了40万册。198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另一部长篇小说《霍东阁传奇》。两部小说都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连播。 对霍元甲和精武会的写作到这里并没结束。 因为影视剧的影响,不了解霍元甲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会对霍元甲产生误解。为了还历史以清白,为了让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霍元甲,百花文艺出版社约我写了一部纪实性图文书《正说霍元甲》,用文字和大量历史图片去说明一切。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又不断搜集到有关霍元甲和精武会的新资料,而且经常接受报刊杂志与电台电视台的采访,因此,媒体推着我对霍元甲和精武会越研究越深,越讲说对这件事悟得越透彻。 时逢历史机遇,2010年是霍元甲逝世100周年祭,也是精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年,为此,我将《正说霍元甲》一书重新编写出版,更名为《走近霍元甲精武会》。两书的章节不一样,内容也有很大变化。如,后者增加了“孙中山同盟会与霍元甲关系”的内容,增加了“农劲荪的身世”和更详尽的“霍氏家族探源”,去印度尼西亚采访归来写的“霍元甲后代下南洋”“迷踪图谱”“世界精武会”等不少新内容。对以前写过的内容也有新认识,新感悟,也有所变化。 即便如此,本书也是抛砖引玉。霍元甲开创的精武事业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霍元甲正在成为人类的精神偶像。因此,霍元甲与精武会的精神还有待深入挖掘和发扬光大。愿同志共勉!盼老师指正! |
||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