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国内 |
|
||
|
||
铭记战争历史,是为了守护和平,守护和平,就是守护人类的未来。 75年前的9月2日,东京湾内, 11名日本代表黯然走下“密苏里号”战舰; 在他们上方的露天甲板上, 美军上将麦克阿瑟代表反法西斯同盟国,向世界庄严宣告: “今天,枪炮沉寂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我们)赢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 那一天,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告结束。 日本投降后的第二天,即9月3日, 被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每年的这一天,各国人民都会以各自的方式进行追忆和悼念; 因为人们知道, 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教训之一,不容忘却! 人们不会忘却这段历史, 因为它给人类带来的创伤难以抹去—— 战火燃遍四大洲,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60多个国家和地区惨遭炮火蹂躏、 超过5500万军民死亡、17亿人口被波及; 财产损失4万多亿美元…… 战争,让人类失去了太多。 人们不会忘却这段历史, 因为,即便在如此残酷的战争岁月里, 仍有无数不屈志士, 为了抵抗侵略者浴血奋战、救亡图存。 抗日战争打响后,中国3500万军民, 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 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击碎; 300万士兵勇渡英吉利海峡, 终于在法国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 2600余万人的牺牲, 终于换来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正如莫斯科无名烈士墓上的碑文所言: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 人们不会忘却这段历史, 不仅是为了慎终追远, 更是为了以史为鉴。 世界反法斯西战争胜利75年后, 当年战争的苦痛仍然被铭记; 走入新世纪的2020年, 另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降临, 新冠疫情的冲击, 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 如何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成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成为各国需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面对自反法西斯战争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危机, 我们不妨穿过历史的烟云, 去前人的智慧中寻找答案。 75年前,面对法西斯的进攻, 国际社会意识到,唯有摒弃分歧,方能走出“暗夜”; 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26国代表齐聚华盛顿, 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引领人类走出大战阴云。 历史是一面镜子。 以史为鉴,不难发现, 面对新冠病毒这一人类共同敌人, 国际社会应像反法西斯战争时期那样, 团结合作,携手应对。 “所有人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 纪念战争,是为了远离战争, 追忆灾难,是为了避免灾难。 从反法西斯战争的烽火狼烟到当前全球抗疫的严峻形势, 在人类前途命运再次处于重大关口的时刻, 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 有着无比特殊和深远的意义。 历史启示我们—— 偏见、仇恨和战争, 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 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 唯有团结合作,才是克服危机的最有力武器。 75年后的今天, 和平与发展,仍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穿越奋战不屈的历史岁月, 让和平与发展, 照亮世界前行之路。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