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十四五”时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一个基本判断
习近平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以来,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抓得紧,有不少亮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两个关键词
习近平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三项总体要求
习近平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要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四点形势判断
-
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
-
近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和引领经济全球化;
-
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长三角五个定位
-
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
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
-
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
改革开放新高地
七大具体方向
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要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上走在全国前列;
-
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引导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
-
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释放有效投资需求。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
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
-
有关部门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出台实施更精准的举措,推动这些地区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
-
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如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均衡性;
-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承认客观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
-
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加强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和尾矿库治理;
-
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形成系列配套保障措施,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供借鉴,为全国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作出示范;
-
长江沿江各省市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细化政策措施,压实主体责任,保障退捕渔民就业和生活。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务求禁渔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
结合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利用长三角地区合作机制,建立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强化医疗卫生物资储备;
-
推进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有计划逐步实现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的统一;
-
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
在补齐城乡基层治理短板、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上下功夫、见实效。
一个坚强保障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
在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
-
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确保干部队伍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
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
-
加强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企业决策、开拓市场、革新技术、提高效益等方面的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
注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引导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