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新时代民政工作对象范围在拓展、工作内容在完善,工作标准在提高。西青区民政局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创新“六准六因”培训法,采取业务专训、访查融训、网络授训等模式,全领域组织、全方位实施、全层面发力,加强民政基层基础工作培训。今年以来培训达到了180余次,夯实了民政工作基础,提高了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和水平。 认准势,因时施训 紧跟发展形势,落实最新要求,在特殊时间段,围绕基层最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培训,为基层民政工作赋能充电,促进有效应对突发和复杂情况。如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及时举办养老机构安全有序恢复服务工作培训,对养老机构负责人解读最新政策要求,重申安全稳定工作任务,进一步凝聚起疫情防控共识,全面做好养老机构消防、食品、防诈骗等安全稳定工作,助力养老机构复工复产,为机构养老守牢安全服务阵地。 出准方,因地施训 围绕把工作落实到最基层的工作原则,结合基层工作特点,开出“专门方子”进行培训,努力补上基层民政工作短板。如针对结对帮扶困难村民政工作基础弱、困难群众较多的情况,举办了帮扶困难村驻村干部社会救助政策培训会;结合“在一线”开展工作,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走访调研时,也现场辅导民政工作政策,帮助驻村干部准确把握政策内容,提高主动发现机制效应,保证了困难村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主动性。 ![]() 把准脉,因人施训 依据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岗位性质和特点进行岗位培训,建立完善民政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民政基层人才专业化水平。如为增强社区工作人员的统计分析和统计服务能力,组织各街镇部分社工,开展西青区社区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专门培训。这种培训方式,能够不断夯实社区信息化管理基础,促进社区信息共享,也有助于稳定社区工作人员队伍,提高“小巷管家”和“五方民主协商”社区管理服务机制的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促进社区精细化治理。 谋准策,因事施训 针对履职阶段性重点民政工作,积极落实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整合资源、靶向发力,提前介入培训,强化工作基础,有效推动工作任务落实。如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全覆盖的工作要求,联合区委组织部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筹备组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换届选举的社区范围、时间节点、最新要求、选举程序以及注意事项,提速提效“飞地”和超大规模拆分社区筹备组换届选举工作,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取得新成效。 点准穴,因技施训 落实各领域网络数字化要求,结合最新专项网络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时举办培训班,帮助基层民政经办人员积极适应新变化,学习操作技能,提高民政工作人员的精于业务能力。如为深入推进“一制三化”改革工作,对各街镇民政办主任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丧葬补贴系统培训,落实“一制三化”改革2.0版的要求,掌握网络操作程序,确保网络操作系统正常运行,提升基层民政事务办理质量和效率,严防民政领域发生违规行为。 选准题,因需施训 根据基层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着力于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双提高”,坚持加强专项领域培训工作,以便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发展要求。如联合西青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与发展中心,面向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以网络“钉钉群”直播形式,举办了社会工作师考前培训班,网络直播培训做到优化方案、优选内容、优配教师,满足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考前冲刺需求,促进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提高应考能力,也提高专业能力,为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基层民政工作队伍。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