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经济
“万企帮万村”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北方网 作者:刘庆哲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7-07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天津持续通过“万企帮万村”行动,动员广大民营企业发挥自身特长,与受援地区村庄“牵手”结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携手奔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天津持续通过“万企帮万村”行动,动员广大民营企业发挥自身特长,与受援地区村庄“牵手”结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携手奔小康。

  为了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落实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工作,去年,天津市工商联组织1600多家民营企业,市合作交流办筛选出对口帮扶的1462个村庄,进行结对。

  天津学香果蔬有限公司,就和甘肃省的乍岭村结了对。企业调研发现,当地的气候和土壤良好,村民有种桃子的经验,只是之前桃子品种不好、产量低、销路差。于是,企业帮村里引进了新品种,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流转30多亩土地,建设了桃园。对于村里的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企业还专门捐赠了价值15万元的3100株桃苗,让他们以桃苗入股,不仅每年可以分红,还能在这里打工,并由企业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

  最近,产业园将迎来首个收获季,亩产可以达到近万元,由天津学香果蔬有限公司统购统销。接下来,企业计划帮村里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再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

  天津各民营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受援地特点,采取多种帮扶方式。甘肃省镇原县崾岘村、吴塬村,都属于“未摘帽”村庄,土地资源少,年轻劳动力以前主要靠外出打工,其中很多人有生产线操作经验。天津爱玛电动车与这两个村结对帮扶后,很快招收了两个村的50多名村民,来到天津后,经过技术骨干“一对一”的指导操作,村民很快上岗,企业还将试用期从三个月缩短到一个月。同时,每招收一人,天津还给予企业1000元的岗位补贴。来自崾岘村的常攀峰、张新玲夫妻,就在爱玛电动车,一个从事车胎加工,一个干起了包装。

  通过“万企帮万村”,天津民营企业已经在产业帮扶、消费扶贫、助学助困等方面,投入资金超过1.44亿元,吸引受援地区来津务工1000多人。现在,天津正组织80多家民营企业,与国务院挂牌督战的3县46村考察对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这些区域倾斜,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一起奔小康。

原标题:“万企帮万村”助力脱贫攻坚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