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区大寺镇:科技于防控绽开 志愿与文明同在
来源:天津西青 编辑:韩璐 日期:2020-06-15
内容提要: 因为疫情,位于西青区大寺镇的天津市节水科技馆沉寂了近五个月,终于在夏日暖阳中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客人。6月4日,天津市节水科技馆恢复开馆,为防控疫情,实行预约制参观。

  因为疫情,位于西青区大寺镇的天津市节水科技馆沉寂了近五个月,终于在夏日暖阳中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客人。6月4日,天津市节水科技馆恢复开馆,为防控疫情,实行预约制参观。6月11日,来自天津理工大学的70余名大三学生如约而至,他们是恢复开馆后第一批通过预约来参观的团队。防疫助推文明好习惯,远道而来的学生们不仅全都戴着口罩,且一下车就自觉拍好队,保持好距离,并拿出手机准备扫码进入场馆参观。

  虽然疫情防控响应级别已经降到三级,但防疫常态化下首次迎接团体参观群众,天津市节水科技馆在防疫方面一点儿也不敢松懈。在入口处摆放三张桌子,分别贴有扫码“津门战疫”、出示健康码的提示,同时还贴心地提供免洗消毒液以及为忘记戴口罩的群众提供口罩。

  疫情原因,节水科技馆暂时不能提供真人项目讲解,但并不影响馆内项目的互动体验。作为天津市文明单位及文明城区创建重点点位,一进馆内,就可以看到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文明志愿者早已就位,准备服务前来参观的群众。引导学生们扫描二维码关注“节水课堂”公众号,告知馆内每个体验项目都有相应编号,在公众号内回复相应编号就可以了解到参观内容并实现互动。同时,文明志愿者积极向同学们宣传《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节水环保知识,倡导学生们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保持疫情防控安全距离,文明参观,共同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展馆布展面积1680平方米,共设置展项200余组,介绍了水的特性、水情状况及水资源分布、引滦入津、南水北调等调水工程概况、家庭节水用水常识、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天津节水工作开展情况、节水技术原理及应用等知识,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此次前来参观的学生均是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的学生,他们不仅是为了参观展馆,更是为了让同学们通过交互式体验切实体会到课本知识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文明志愿者们全程陪同学生们参观,并指导大家如何获取收听项目体验内容。在“地面沉降危害”项目前,文明志愿者按下互动按钮,同学们惊奇地看到地下水逐渐缺失,地面断裂下降的震撼画面,纷纷表示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在“人体含水量测试”项目前,文明志愿者帮助同学们输入相关数据并讲解如何体验,虽然体重显示让很多同学不好意思,但通过体验大家都表示要锻炼身体,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虽然因为疫情,精彩的真人讲解不能实现,但文明志愿服务从不缺位。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天津市节水科技馆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安全有序开放。6月11日和6月12日分四批共接待天津理工大学参观学生280余名。同时为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寺镇将对标天津V站的标准,对节水科技馆内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进行提升改造,力争为更多的参观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志愿服务。

原标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