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芬是西营门街怡和新村社区的一名“小巷管家”。平日里,她既要照顾91岁高龄的婆婆和身体不好的儿子,又要操持全家五口人的衣食生计。可就是这样的她,在疫情来临时却毅然选择走到社区抗疫的第一线,守护着生活多年的社区“大家庭”。
自大年三十开始,刘艳芬便将家中大小事宜全都托付给爱人,迅速投入到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战场中。面对家人的担忧、邻居的劝解,刘艳芬说道:“我是一名‘小巷管家’是光荣的巾帼志愿者,现在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怎么可以退缩?”
刘艳芬负责的铁北路片区外来人口较多,环境比较复杂。起初,部分居民对社区增设围挡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认为给日常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了顺利推行社区封闭化管理,刘艳芬和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在她的帮助下,很快就获得了居民的支持配合,围挡在短短两天内就建好了。在值守中,刘艳芬注意到封闭管理确实给居民带来了一些麻烦,尤其离设定的出入口最远的十几户人家不得不多走一大段路才能倒垃圾,于是她向居委会提议增设一个临时出入口,由她来负责值守,每天中午开放一小时,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这十几户居民也对刘艳芬的细心与付出感动不已。
从参加社区防疫一直到现在,刘艳芬从未懈怠,始终努力认真地对待每项工作。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们自愿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第一个加入的就是她的爱人黑恩发。黑恩发原本就是个热心人,平时邻里间帮忙修理个电器、搬重物等等都不在话下。最开始,知道刘艳芬要在抗疫第一线做志愿服务,黑恩发虽然内心担忧但却依然支持妻子的决定,一人包下照料家人的任务,给刘艳芬做好后盾。可时间一长,黑恩发就有些坐不住了,他也想为社区防疫出一份力。为了照看家人和志愿值守“两不误”,他们决定轮流出来值守,一人从值守岗位上撤下,另一人就从家里赶来接替。交接时间短暂,他们用点个头、打个招呼代替陪伴;日夜操劳,让夫妇二人都消瘦了不少,脸上也挂上了疲态。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劝说他们多歇一歇,可刘艳芬却总是笑笑说:“没事没事,我们老两口硬朗着呢,你们放心吧,要真是吃不消,一定会告诉你们的。”在刘艳芬夫妇的帮助下,铁北路片区管理得井井有条,所有居民都十分配合防疫工作。
疫情不灭,坚守就仍在继续。作为抗疫志愿队伍的冲锋兵,刘艳芬夫妻以满腔热血和恪尽职守的姿态让人们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力量与希望,树立了“最美抗疫家庭”的良好榜样,也感召了更多的志愿者、志愿家庭加入防疫一线队伍,为社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