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经济
同舟共济渡难关——西青帮扶海澜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纪实
来源:天津日报▪聚焦西青 作者:于爱澍 李妍 张璐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5-22
内容提要:“西青营商环境让我们吃了定心丸,坚定地选择了在西青继续发展。”在抗击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中,争取到发展生机的海澜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鹏飞说出了心声。这是海澜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落户西青精武镇学府工业园区的第十年。

  “西青营商环境让我们吃了定心丸,坚定地选择了在西青继续发展。”

  在抗击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中,争取到发展生机的海澜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鹏飞说出了心声。

  这是海澜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落户西青精武镇学府工业园区的第十年。

  从2008年集团负责人与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始探讨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基地的可行性,到前不久围绕国家新基建发展战略,与中电长城网际、开金控股等企业签约,共同打造投资近100亿元,以发展信息安全产业为核心,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为发展方向的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基地。海澜德的发展历程,是学府产业园区从鱼塘变高端发展平台的缩影,更是十年来西青转型升级发展,深耕良好营商环境,赢得企业信赖和支持的真实回馈。

  乘着5G发展的风口,海澜德集团迎来了发展新机遇,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获得新机遇前,企业在疫情之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那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孙鹏飞心有余悸。

  “为了这件事,电话打到了区有关部门,不到一天就帮助我们顺利解决了。”

  2019年底,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由过去的海澜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海澜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由于名称变更,在今年初办理不动产抵押业务登记申请时遇到了难题。

  根据有关规定,抵押登记业务要求各项手续证明中,企业名称统一。因此,企业更名后,需要之前与企业有抵押业务的金融机构全部到现场进行办理。受疫情影响,三家位于外地的金融机构无法到场,这意味着企业无法拿到抵押贷款,不能按计划复工复产。

  上亿元的贷款无法拿到,就不能开工,不能开工企业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面对这样的困难,集团领导十分着急。就在焦灼时刻,企业迎来了一拨最终改变企业命运的客人──西青区政务服务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电话,但也没完全寄希望于此。”孙鹏飞回忆道。原来,企业遇到困难初,孙鹏飞代表海澜德集团曾经给区政务服务办公室打过电话。“当时并没有觉得这样的部门会起到作用。”但是由西青政务服务办公室主要负责人牵头,到各部门联合发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让海澜德集团对西青各部门的印象有了极大转变。从接到企业求助到联合组调研,最后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按照特事特办的模式,在各项流程顺利的情况下需要14个工作日解决的问题,仅仅一天就解决了。踩着银行最后规定的时间,企业顺利提交通过了抵押贷款需要的手续。

  “不试不知道,试了真有效。”

  “从西青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到各职能部门的联合发力,西青的发展一定会越来也好。”海澜德集团领导感慨道。

  投桃报李。

  海澜德集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在西青区注册、入驻海澜德产业园和常青藤产业园的企业减免一个半月的租金。截至目前减免租金金额约200万元,预计金额可达到500余万元。仅天津联物公司一家就减免了约8万元。

  同时,企业向新疆地区捐助定向扶贫资金10万元,向河北平泉地区捐助两个农业大棚共计40万元。

  守信善举纳入红名单,上演政企鱼水情

  为了弘扬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与西青共克时艰,善举守信的品质,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海澜德集团被纳入西青区2020年首批守信红名单企业。

  利好覆盖了税收、就业、招商等多项业务,为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基于构建‘新基建’产业链的需要,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确定目标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招商。这与西青高质量发展不谋而合。同时,西青对企业的保姆式服务,更让我们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虽仍处于疫情期间,但海澜德集团全体员工信心满满。

原标题:同舟共济渡难关——西青帮扶海澜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纪实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