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青开发区自1992年启动建设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里,领航西青经济发展,始终破浪在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面对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如何及时调整功能定位,激活体制机制以促进西青开发区的进一步腾飞,西青区委、区政府高点定位,顶层设计,对西青开发区管理运营体制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重塑性改革。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想要应聘的职位……”这几天,在北方人才网上搜索“天津招聘”可以找到这样一则“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总公司招聘启事”,启事中这六个最高可达40万年薪的职位所面向的是中央企业所属二级企业、市管企业、区管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同类型的大中型民营企业,面向全国公开选聘区管国企领导人员——这是西青区第一次以全新的方式进行人才引进,可以看得出,西青区为谋发展不拘一格降人才、求贤若渴的态度,而这则招聘启事也标志着西青开发区管理运营体制深度改革的正式启动。
西青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智勤说:“这次招聘有三点考虑:一是传递一个信号,在国企国资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进一步对标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对标先进地区,也是传递一个鲜明的信号;二是树立一种导向,我们这次招聘对象,目的就是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搭建平台;三是引进一批人才,把招聘的视野扩大到全国,让全国有志于西青经济建设发展的人才到西青来工作。”
“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搭建平台。”作为此次招聘的主考官——刘智勤在筹备这次没有先例的招聘活动时,也经历了许多个第一次。他介绍说:“我们和北方人才进行合作,利用平台的专业优势开展此项工作,前期的报名、资格审查以及初次面试由北方人才来做。综合分析评价和面试环节由西青区委组织部和国资委、开发总公司和相关单位以及市国资委有关领导和区级领导参加,来共同组织这次面试,一定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确确实实把干得好用得上的人引进来。”
不拘一格,高薪求贤为的就是给想干事的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那么,这个更为广阔的舞台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作为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的子公司中芯国际天津公司就坐落于西青开发区内,今年是这家企业完成增资扩产的关键年,然而,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却差点打乱企业发展的脚步。
中芯国际企业负责人王劲松说:“简化办事流程、开启绿色通道、遇到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处理——在西青开发区管委会的帮助下,我们公司的防疫工作细致到位,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也解决的有惊无险。”
说千句万句好话,不如为企业办一件实事儿。从1992年成立以来,在西青开发区管委会工作过的每一位员工都记得这句话。
白手起家,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从最初的2平方公里到如今的16.88平方公里;从屈指可数的个位数企业到如今累计引进各类企业3600余家;从需要全区补贴到如今GDP贡献率占全区三分之一以上。西青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生物医药、高档生活用品和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五大主导产业。此外,为构建“5+2”模式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西青开发区也正在着力打造互联网+、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楼宇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有的发展模式尤其是管理运营体制已跟不上西青开发区前进的步伐,未来将何去何从,改革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