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青区在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贯彻《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情况新闻发布会,就西青区张家窝镇西闫庄村宣传贯彻《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情况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了中央、市级媒体记者提问。
2019年5月1日《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以来,西青区张家窝镇西闫庄村多年来积极推动移风易俗的基础上,采取殡葬改革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治理效果明显,在全村形成厚养薄葬、文明理事的新风尚。西青区张家窝镇西闫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长庚在发布会上从完善规章制度,打破陈规陋习;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红白理事会;设立四个小组,全程跟踪服务三个方面介绍了西闫庄村宣传贯彻《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工作情况。
在完善规章制度,打破陈规陋习方面,杨长庚介绍说,自1995年起,西闫庄村先后对白事办理的陈规陋习进行了三次创新改革,建立完善了《西闫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及《红白事办理标准》《白事简办规定》等制度,详细规定了白事办理流程、形式以及奖励和处罚的办法。比如,必须实行火葬,不准大操大办,青纱白花送葬,禁止吹、打、念等。特别条例实施以后,实现了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并轨”。
在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红白理事会方面,杨长庚介绍说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由他担任会长,成员全部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谁家有白事,他带着成员亲自到场、全程服务。与事主签订《白事简办协议书》,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怎么办、谁来办、花费多少,让村民一目了然,让办事流程有规可循,使村民花最少的钱,办体面事,杜绝了大操大办、攀比浪费和因丧致贫、返贫现象,同时又在村里形成践行移风易俗、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
在设立四个小组,全程跟踪服务方面,杨长庚介绍说西闫庄在红白理事会下设财务管理组、风俗指导组、工作组和车辆组四个小组,财务管理组负责购买丧事所需的全部用品,做好白事礼金的记录工作;风俗指导组负责向事主亲友报丧,接待前来吊唁的宾客以及文明新风的引导;工作组负责丧事所有重体力工作;车辆管理组做好车辆调配。理事会全权负责丧事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始终在现场维持秩序、打扫卫生、做好服务,全程公开透明。
发布会上,针对《天津日报》记者关于村民对村里出台的这一系列规定配合怎么样,有什么意见的提问,西青区张家窝镇西闫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长庚介绍说,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出台规定的时候,确实有部分村民不理解,但是随着工作的逐步细致推进,这种风气就扭转过来了。现在,村民都挺支持和配合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真的是用心用情去服务了,而且全程到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用制度去管人。对遵守规定的村民给予一定的奖励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
来自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广播电视台、每日新报、津云等中央和市级媒体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