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记者前线手记(三月十九)——战“疫”中 他是西青白衣战士军功章的另一半
来源:西青融媒 作者:于爱澍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4-13
内容提要:前线手记——西青记者记录驰援湖北西青白衣天使的动人故事。

  【4月11日 三月十九】

  战“疫”中

  他是西青白衣战士军功章的另一半

  如今,西青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已经平安回家多日。

  久别重逢,最高兴的莫过于日夜牵挂他们的家人。为此,我们专程采访了西青驰援武汉第三批医护人员张攀的爱人,听爱人张攀从驰援至今以来的心路历程。

  记者:张攀什么时候知道要驰援武汉?她跟您商量了吗?您是怎么回答的?

  ♥张攀爱人:

  临近春节我们还在为回我老家准备着,尤其是今年张攀能休4天假,很不容易,往年都只有两天时间,从没有这么长时间的假期。尤其我们的女儿还在老家由父母照看,我们也有一个多月没有见到女儿了,当时回老家的心情是那么的迫切而又激动的。

  除夕那天她们科发布通知自愿报名去支援湖北,当时我就意识到了张攀去支援的可能性,因为这次疫情她们呼吸内科是主要治疗科室之一,张攀又是在科内的骨干。所以我就开始默默地在内心中搞心理建设,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既然她干的就是这个工作,又是这么大的责任,作为家人帮不上忙就算了,千万不能拖后腿。除夕那天张攀和我商量她要报名去支援湖北,我说好啊,她就第一时间报名了。

  记者:您做什么工作,疫情期间忙不忙?

  ♥张攀爱人:

  我是做医疗设备研发的,我们母公司北京华科泰在疫情期间研发出来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并支援了国内和国外大量的试剂盒,我们公司是华科泰的子公司天津博硕,正在申请新冠病毒化学发光检测仪器证书(仪器在火神山等医院测试好长时间了,运行状况良好),我们是2月10日就开工了,也对此次抗击疫情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记者:平时她什么时候跟您联系,联系都说一些什么?

  ♥张攀爱人:

  她平时都是在歇班时给我打电话,我是不敢给她打电话,怕时间不对影响她工作,一般就说当地的天气冷不冷啊,工作累不累啊,吃的怎样啊,习不习惯啊,并多次嘱咐她注意安全,进红区时做好防护,毕竟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救治患者。

  记者:她去武汉您担心吗,主要担心什么?

  ♥张攀爱人:

  对于我爱人的专业技术我还是挺放心的,主要还是担心她在武汉的睡眠和吃饭。我媳妇不爱吃辣。而且因为我爱人以前上夜班上的睡觉轻,怕她休息不好。还有就是上班时不能吃喝,穿防护服有那么闷,挺担心她坚持不下来。

  有一次她和我说喝水有点凉了,就闹肚子了,吃的药又不对劲,手脚开始发麻,我就很担心她,一整晚都没睡好。她就安慰我说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幸亏那天是她休班。

  记者:驰援期间,家里遇到什么难题了吗,有没有告诉她?

  ♥张攀爱人:

  老人和孩子都在老家,老家也封了,比较担心他们的物资是否足够,又不好意思麻烦市里,我后来就和我哥在京东上买了蔬菜水果寄到家里,这个她在武汉时是没有和我爱人说的,怕她分心。

  记者:她回来,您想和她一起干什么呢?有什么想说的?

  ♥张攀爱人:

  我想带她去桃花堤,去一些漂亮的公园散散心,我觉得她闷了这么多天了,应该想出来透透风。

  我最想和我爱人说:亲爱的,你是最棒的,是我心目中最美的逆行者 ,是我的英雄!老婆,我爱你!

  【记者小记】

  张攀爱人的回答,简单而质朴,但言语中却透露出对张攀浓浓的爱恋和对她工作的支持。西青驰援湖北医疗队有30人,每一个人都有鲜为人知却永生难忘的故事。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驰援工作很难顺利完成。这些军功章背后的人们更值得走到台前被我们记录。

  历史的洪流下,每一个个体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但也恰恰是每一个细微的个体构成了历史的发展。时光流逝,岁月终究会暗淡,但每一个鲜活的面容却把凝聚的精神延续下来。刻在骨子里,竭尽所能为抗“疫”做一份贡献的基因,就是我们父辈生命中各种不朽精神的延续。

原标题:西青记者前线手记(三月十九)——战“疫”中 他是西青白衣战士军功章的另一半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