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区大寺镇老村台上的战“疫”
来源:西青融媒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3-24
内容提要:外来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性大,守住老村台的大门成了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西青区大寺镇各村拿出精细招法,织密防护网,日夜守护老村台里的居民。

  外来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性大,守住老村台的大门成了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西青区大寺镇各村拿出精细招法,织密防护网,日夜守护老村台里的居民。

  党员志愿者冲锋守护

  大芦北口村老村台作为大寺镇内较大的平房区,管理难度大,为加强疫情期间封闭管理,守护好村民生命安全,村委会发动了党员志愿者、居民群众和辖区共建单位,多股力量紧紧拧成了一股绳,为辖区筑起安全防“疫”墙。平房区的胡同四通八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决定采取全封闭管理模式,将所有能够自由出入的空地、胡同用围挡封闭,并适时检修,流动岗检查、制止跳墙行为。党员志愿者们将疫情期间对老村实行全封闭管理的通知传达到每户村民,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同时,实行“出入证”管理,为避免人员聚集,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党员志愿者们将出入证挨个送到居民家中,并再次摸排统计平房区人口情况,便于今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防疫先锋队走访宣传

  贾庄子老村平房区有33套平房、3户小二楼、一栋有50户居民和5家底商的板楼。老村情况复杂、内部道路四通八达、外侧出口多、还有大面积开放式绿化带,但是面对近五百人居住的区域,村两委班子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老村封闭式管理方案,让村里熟悉地形的老人进行画图,仔细分析,在不影响居民正常出行的前提下,进行设卡围挡。方案形成后,封闭工作两天内完成,老村卡口正式启用。由于老村人口流动性大,前期的摸底排查尤为重要。老村地形复杂,没有规范的楼号,从其它点位抽调人员,包括片区民警在内共同组成了一支“防疫先锋队”,进行实地走访,逐一入户,排查居住人数,并对居民旅居史、接触史进行询问,随后进行体温检测,连同个人信息登记列入台账,便于日后管理。为持续加强防疫宣传教育,在用好广播宣传的同时,把宣传单、明白纸送到每家每户,积极做好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理解、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配合做好追踪排查和个人防疫检查等工作。经过入户走访,老村台片区做到了登记筛查到位、防疫宣传到位、公共消杀到位、政策传达到位,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网格员画格布网

  大寺村为加强老村管理,实现底数清、情况明。对网格进行重新梳理,实现一个网格员不超过50户的标准。村内平房区域也进行了重新划分,全村共分为5个片区,由5组人员分别入户登记排查。发放《大寺村疫情防控期间办理出入证告知单》办理出入证,落实房东责任制。经过反复排查确定人员底数后,根据等级分色管理。同时,每个片区建立一个微信群,片区内房东全部进群,出租房内的人员流动由房东通过微信群告知片区网格员,由网格员进行记录,建立台账并形成长效机制。随着复工复产的开始,外来返津人员逐渐增多,出现部分外来人员没有办理出入证,私自翻越围墙等行为。大寺村紧急安排人员在各围墙上安装三层钢网,有效制止了翻越围墙人员,谊龙小区和老村围墙共用5690米,用时4天完成。另外,加派治保队员联合相关部门加密对老村围墙内外巡逻频次。

  老村台破旧而混乱,但它承载了很多村民的回忆。在城市中,因为老村台平房的房租便宜,它也成了外来务工者在城里的家。总有一天,它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消失,但此刻依然要拼尽全力筑牢老村台防疫线,守护老村中的居民安全,助力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实现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

原标题:西青区大寺镇老村台上的战“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