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千千万万的逆行者始终坚守在“战疫”第一线,从社区到农村,从卡口到楼栋,从工厂到企业,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可是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没有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却在最前线工作人员背后充当指挥调度的隐形“舵手”,默默地奉献着。西青区党外干部、民革党员,张家窝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网格化管理中心)主任吴永振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从大年三十那天开始,吴永振自动放弃休假,取消了回老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默默踏上征程,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战线上。
疫情来的太过突然,又正值新春佳节,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潮带来了大量的外地返津人员尤其是湖北和武汉返津人员,这一群体中可能存在着被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只有准确排查出这些人员,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才能为疫情的精准防控和病毒隔离阻断措施奠定基础条件。时间紧、任务重,大量的排查任务压到了社区网格员身上,为高标准限期完成排查任务,确保人员信息排查到位,他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排查内容,组织全镇3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以敲门到户、排查到人、宣传到位三个“100%”为目标,全面开展人员排查工作。全镇累计排查48355户、59174人,实现了对重点地区来津人员排查一人不漏,同时他组织推动“津门访客”微信小程序扫码登记工作,实现外来人员登记信息化,指导各社区建立了“四色分级”分类管理台账并实行挂图作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外地返津人员核查过程中,大数据推送的人员信息需要社区网格员落地查人,但是其中一部分人员信息模糊,无法查找到人,给疫情精准防控工作带来了困难。信息模糊人员核查工作任务落到了吴永振的身上,他每日负责与区指挥部社会维稳工作组、镇指挥部人员核查组、公安派出所对接,对每天推送的人员落地查人,每日清零。
1月31日晚上10点,公安西青分局召开视频会,紧急部署失联人员信息核查工作,接到工作任务后,吴永振与派出所民警一起连夜开展工作。工作到了凌晨,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电话不通”、“查无此人”的现实情况和“打错了”、“大半夜打电话神经病啊”的谩骂不绝于耳,每一名失联人员的信息核查都异常艰难。可是时间就是生命,有困难不能妥协,只能去克服,因为你经历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失联人员来讲都意味着风险。由于是失联人员,现有信息不全,可供参考的线索寥寥无几,他只能与公安民警通过运用大数据筛查、从失联人员亲戚朋友核查、与户籍地派出所查询等多种途径进行核查,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夜无眠,经过不懈的努力,到第二天早上8点,全镇9名失联人员全部核查到位,在核查最后一个失联人员信息的时候,就连湖北省武汉市的属地派出所民警都佩服地说到:“太负责任了!一晚上都没睡啊”。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监管工作成了一大难题,现有的人员力量完全无法满足监管需求,怎么样才能把社区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监管效率和能力,吴永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精细研究,他提出了“信息化+智能化”居家隔离监管的新模式,以智慧平安社区系统平台和物联网智能传感器为有效抓手,织密疫情防控网。针对湖北等重点区域居家隔离人员,在做好“多对一”人员巡查监管的基础上,他牵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力量在万科四季花城社区和香邑花苑社区的居家隔离人员房屋门框上安装物联网智能门窗传感器,在家兴里社区、翠景园社区、社会山社区通过智慧平安社区系统平台疫情重点人员布控预警功能,实现24小时全流程监管和系统平台自动预警,有效弥补了人力巡查监管的不足,确保监控管理无盲点,用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真正做到“管理零接触,监控智能化”。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吴永振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正是他在疫情防控工作的中的真实写照,无私付出,尽心尽责,为疫情防控工作添砖加瓦,默默的践行着一个党外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