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庚子之春,新冠来袭,作为一个成立仅半年、只有6名党员的年轻党支部,西青区河长制事务中心党支部严格落实区委、局党委各项工作安排,全面部署、全面动员,迅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步推进业务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小”支部在“双战”中展现出“大”作为。 强化引领 发挥“头雁”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大年初二,按照局党委的部署安排,河长制事务中心党支部第一时间传达局党委会议精神,通知全员及时返岗,同时派出5名同志作为第一批支援力量,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行动践行“水务精神”。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支部书记王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事务中心4名同志入列区水务局首批支援杨柳青镇的志愿队伍中,她白天担任局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为防控人员提供保障,晚上坚守在社区防疫一线,当好社区“守门人”。在局党委再次发出战“疫”召集令后,王君同志按照局党委安排担任支援二分队副分队长,协助队长统筹协调李七庄街支援工作,她积极主动与社区书记对接,了解社区需求及困难,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自开展街镇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她已连续工作40余天。 ![]() ![]() 事务中心副主任张盟一直坚守岗位,持续抓好河长制业务工作的同时,还主动要求支援社区,坚守在柳苑里社区出入口。为抓好单位疫情防控,他自行给单位购买防疫物资,同时积极参加南京路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在宜天花园小区、保疆里小区、南京路250号等点位都留下了他防疫宣传的身影。他心系武汉,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和平区红十字会募捐站为武汉抗击疫情捐款1000元,并在捐款附言上写下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希望通过爱心募捐的方式,以爱传递温暖,为重点疫区和需要救助的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 ![]() ![]() 不忘初心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是党员,我要带头上。”疫情发生初期,支部5名党员响应局党委号召,主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在抗击疫情一线做到了打头阵、当先锋、树形象。在接到支援街镇疫情防控任务后,他们又“组团”上阵。老党员王启龙,全然忘记自己的病痛,在“战场”上始终走在先、冲在前,是支部值守时间“最长”的志愿者,至今仍坚守防疫一线;90后党员马玉晨初心不改,克服时间长、路途远等困难,主动请缨,第一批出征,坚守抗疫一线;休哺乳假的党员赵晓敏同样心系防疫,为每一位同志购买了酒精消毒液;在第一批支援中腰伤复发的党员段克琳,依然要求继续坚守。 ![]() “我是青年,我得挑大梁”。河长制事务中心不仅支部“年轻”,支部的人同样年轻,大多数都是80、90后。在这场疫情防控大战中,周浦升、钱龙、齐伟超、李翔、郑烨这批90后以自身担当释放出新时代青年人的正能量,他们冲锋在抗疫的最前沿,不惧风险,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展现出了年轻同志们敢打敢拼的奋斗精神。80后干部李光因腰伤未痊愈不能长时间站岗值守,就主动承担起河道巡查工作,劝离冰面聚集垂钓人员,当起疫情防控“宣传员”。虽然各自岗位不同,但都成为了疫情防控战线上一道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 ![]() ![]() “我是巾帼,我不让须眉”。在这场全民战“疫”中,事务中心女“战士”王静坚守在广汇园菜市场,这里人员相对密集、防控压力较大,但她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当好市场“管理员”、测温、登记,还经常为不方便进入市场的群众充当临时“采买员”“快递员”。事务中心年龄最长的史立华大姐,看到大家风雪中的坚守十分辛苦,主动申请替换,克服膝盖伤痛,甘当奉献的抗疫使者,尽显巾帼本色。 ![]() 统筹兼顾 推动河(湖)长制工作 疫情当前,河长制事务中心坚持做到业务、抗疫“两手抓”,打好疫情防控、河(湖)长制工作“组合拳”,为全区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为防止疫情防控期间出现河道管理空白,事务中心持续加强对辖区内河湖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及时处理水环境问题。疫情期间,开展了2次“河长集中行动日”活动,推动各级河(湖)长将防疫工作和河(湖)长制工作同步开展。为巩固河(湖)长制工作成效,科学细化了黑臭水体、河湖“清四乱”等各项工作方案。修改完善了河(湖)长制考核办法、河(湖)长制考核奖补办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为河(湖)长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为切实解决民生民心问题,事务中心安排专职人员处理便民转办单,疫情防控以来,共计收到市、区级平台监督转办单13份,并针对问题第一时间开展现场调查,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群众满意度达到100%,为打赢防疫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水环境支撑。 ![]()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 西青区河长制事务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每一名党员干部冲在前、干在先,坚持防疫不放松,紧抓业务稳推进,坚决打赢“双战”,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