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医护群体,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组织交付的各项疫情防控重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体人员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用信念和责任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他们就是天津市西青医院发热门诊的全体医护人员。
拉响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警报
2020年1月19日上午8时,一发热患者家属携带一份检查结果到该院发热门诊就诊,接诊医生李美朝询问该患者流行病学史,1月5日到武汉旅游,回津后出现发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进行性下降,胸片出现新发肺炎,职业的敏感性让她察觉到,这极有可能是一例高度怀疑的新冠肺炎患者。在立即将患者及家属隔离处理后,第一时间将信息逐级上报。经上级部门最终鉴定,于1月20日确认该病例为天津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拉响了警报。
规范诊疗流程,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
科学防疫至关重要,规范的制度和流程是保障。自该院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枪打响后,作为发热门诊的负责人,李海主任及时阅读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文献,指导抗疫工作,利用PDCA的管理方式不断规范一线医生接诊患者的标准流程;为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护士长郭俊华夜以继日,反复斟酌穿脱防护衣的流程,在实践中完善细节、拍摄视频,为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同时,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进行各项消毒隔离工作,特别是对确诊病例转走后的终末消毒及医护人员防护服、防护用品等的隔离处理,必须做到严之又严、细之又细。每天24小时,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都紧张有序的忙碌着,目前医院发热门诊接诊患者3569人,入院101人,确诊3人,医护人员零感染。
注重细节、严防死守,确保新冠肺炎患者零遗漏
发热门诊作为院内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接诊医生必须对每位就诊患者高度警惕,仔细为患者检查、问诊、量体温、查血、做CT,一句一句地问询、一步一步地排查,并安排三级医生值班,不遗漏任何一个疑似患者。每天早上,李美朝和徐雪军二位主任与所有医生对每个患者的医嘱进行核对,安排各项检查、治疗、接诊、转诊工作;护理队伍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和信息录入;隔离病房实时报告患者情况,进行详细认真的查体。每天下午,医生通过视频或音频学习最新版诊疗指南和防疫相关知识,通过微信群讨论、学习最新的文献和治疗进展情况,并详细做好笔记。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和及时认真的学习,每位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都熟练掌握了各自工作的最新要求。工作之余,科室及时将诊断的新冠肺炎患者病例进行总结,投往专业期刊,同时李海主任多次在全市的网络视频学术会上介绍了西青医院防控新冠肺炎的经验和方法,获得了我市同道的好评。科室还组织了10余场规范化培训,医护人员均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这些有着强烈责任心的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正是由于他们严格按照规范的诊疗流程扎实工作,快速、准确地诊断出了天津市第1例、第60例和第10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才没有造成病例的进一步传播,最大程度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确保了不遗漏任何一位新冠肺炎患者。
胆大心细,不畏艰苦,顺利完成数百人次标本采集工作
发热门诊多名医护人员都是新冠肺炎疫情院内专家组的成员,他们每天承担着24小时无间歇的会诊工作,包括发热门诊和医院住院病房所有病人的病情评估。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检测咽拭子标本,而采集咽拭子属于三级防护操作,是传染风险高的操作,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闷热难受,护目镜压得鼻梁隐隐作痛,密闭的N95口罩已经让人呼吸困难……这些困难在他们面前都被逐一克服。发热门诊共采集鼻咽拭子、咽拭子及痰液近400人次,除此之外,协助其它科室咽拭子采集8人次,参与采集监狱系统的咽拭子135人次。作为西青区内仅有的两家发热门诊之一,为集中隔离点进行咽拭子采集培训2次,接受其它医院求助咽拭子采集12人次,圆满完成了西青区委和区卫健委党委交予的各项任务。
当战斗的号角吹响,这些原本平凡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心中的使命感战胜了本能的恐惧,纷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的职责和党员的忠贞。在全国重大疫情面前,一个人站出来,叫担当;一群人站出来,叫使命;一个民族站出来,叫精神。西青医院发热门诊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牢记使命、勇挑重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起了一道坚强的防线。此刻的坚守,必将迎来春暖花开,山河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