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记者前线手记(二月二十二)——宝藏女孩 她真让人心疼
来源:西青融媒 作者:于爱澍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3-16
内容提要:前线手记——西青记者记录驰援武汉西青白衣天使的动人故事。

  【3月15日 二月二十二】

  宝藏女孩 她真让人心疼

  今天的记者手记,作者是西青驰援武汉的第二批医疗队员之一,董静。

  这篇日记很长,但是记者和小编没有进行大篇幅删减。为什么?

  因为感人!

  如果您不了解她,可以先看看文章最后的记者小记。如果您认识她,请慢慢读一读这篇文章。

  勇赴前线的好姑娘,你的故事、你和战友们的故事,值得被每一个人知道。

  转眼之间,来武汉已有40余天。这些天,我们有过高兴,有过失落,有过沮丧,有各种情绪,但我们闯过来了,看着疫情一点一点被控制,看着一批又一批的病人出院,我内心无比激动,想想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还记得1月31日凌晨四点,是我来驰援的第一个夜班。第一次进红区,紧张而兴奋。紧张是因为第一次进疫区参加工作,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兴奋是我来到了最需要我的地方,利用积累了八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发挥着光和热。

  印象深刻的是,病区里没有氧气管路,吸氧用的是氧气罐。我巡视病房时,要很仔细的检查氧气罐是否有氧,确保病人及时用氧。因为我比较强壮,那天我成为了力量担当,帮助我的战友们一起搬运氧气罐,这也成了我在红区里熟练的第一个技能。

  第二次进入红区,我与其他两名同事被分配负责31-60床的患者。看到患者们充满求生欲望的眼神以及把生命完完全全交给我们的信任,我感到深深震撼,护理中必须全力以赴。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厚重的防护服和护目镜上的雾气,使戴着双层手套的手在患者静脉输液时有点抖,很恐慌,很怕,怕再次加重患者的痛苦。但患者却很理解我们,告诉我们没关系,这让我们内心很欣慰。

  每天除了发药,输液,测量生命体征和一些常规治疗,我们还要负责病区消杀及病区卫生工作,因为我身材强壮,很多同事身体瘦小,我很怕她们在厚重的衣服下干这些体力活会晕倒,所以我每次都会主动去抢着做这些体力活,有时还会偷偷去。

  其实我有时也会虚弱,当我每次在阳光下擦地时,汗水侵透了防护服,有时也会憋气,同事们都要求我提前出去休息,但是我想一想患者的病痛,我这并不算什么,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和我的战友一样坚守到最后。

  有些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我们会帮他们打水,喂饭和大小便。记得有一位爷爷,年龄已经83岁,不甚腰椎骨折,但爷爷总是要自己起来小便。我知道那样是绝对禁忌的。因为我有骨科护理经验,我主动帮他接小便,开始爷爷还有所顾忌,后来爷爷对我很感谢,但我告诉他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想一想,如果是我的家人遇到新冠,所有的白衣天使也会如此!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于2020年2月3日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我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全力以赴。

  感谢我们的领队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感谢领队高应启主任为我们提供许多生活和工作上的帮助;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经常发来问候的消息和祝福。

  感谢各位领导百忙之中去家中慰问,感谢领导对家人的照顾,心中满满的感动,家里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在这期间,爸爸因为发烧而住院,还告诉我不要担心,他不是新冠,照顾好自己就好。我很佩服爸爸的心态,现在已经好转,我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妈妈身体也很一般,经常犯腰疼的毛病,很感谢一直以来,你们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你们不辞辛苦的为我带孩子,让我在一线能安心工作,踏实工作。每次我们视频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每次聊天孩子都会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了”。每次说到这里,我们的声音都哽咽了,“妈妈把病毒打败了就回去了”,接着就会传来爸爸的声音,“挂了吧,没事了”。我知道,他们也在强忍着泪水。经常挂断视频后,我都泪流满面,待疫情结束,我一定好好陪陪父母,陪陪孩子。我知道,作为妈妈陪伴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但妈妈又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经常加班加点,这是我一直以来觉得愧对孩子的地方。

  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中,虽然艰辛,但是累并快乐着,这次疫情,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上也成长了许多。希望十年或多年以后,妈妈在给你讲这段故事的时候,你能以妈妈为榜样,无论你今后成就高低,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记者小记】

  认识董静是从采访开始。西青驰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刚刚抵达武汉之前,每一名队员我对他们一无所知。这对一名记者来说,在这样情况下想做好采访,无异于天方夜谭。

  这时董静出现了,讲工作、将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照片和视频给我们。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别人在下班的专车上睡觉,她就利用这个时间编辑视频。在这里,我们也对董静说一声谢谢!

  是你让我们接触到了有血有肉的一线医护人员。这些人不是放在高高神坛上被赋予万千光环的丰碑,而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会哭、会害怕、会想家、会有抱怨也会抱怨后调整心态的人。勇敢,不是不害怕大步流星向前冲。勇敢,是明明自己害怕却仍然砥砺前行。这,是冲在一线医护人员崇高的地方!

  董静是乐观开朗的姑娘。多次采访接触,她很少谈及自己。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她开朗背后有着多少善良和细心,多少困难却咬牙坚持。

  谁没有不足外人到的心酸,谁没有时刻担心的不安,谁没有生活的负担......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也是如此,然而,他们没有抱怨、退缩,而是成全大我,这不是英雄,又是什么?

  再说一声谢谢。平安回来时,我一定要拥抱你!

原标题:西青记者前线手记(二月二十二)——宝藏女孩 她真让人心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