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教育 |
|
||
|
||
01未雨绸缪勇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当前,学校班子成员靠前指挥,担当作为。自1月23日天津市启动新冠疫情一级响应以来,学校迅速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下沉指挥,按照上级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准备各种防疫物资,做好疫情宣传,制定防控预案、应急指挥方案等。赵金素校长和德育处袁炜主任一直坚守在学校防控的第一线,赵校长从1月23日到现在每天坚守在学校防控一线已经一个多月了,同时在疫情前期还积极向区红十字会捐款500元,给学校捐赠口罩同时还多次自掏腰包为学校在西营门街志愿服务的老师们及其他志愿者送上热腾腾的饮品。 面对疫情威胁,领导班子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还在家中放寒假的学生们。如何让残疾学生及家长掌握科学的防控知识,助其克服恐惧感,产生安全感?面对延期开学,怎样让残疾学生充分、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生活技能?当残疾学生的生活被新型冠状病毒深刻影响,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行动,为他们撑起爱的保护伞。 ![]() ![]() ![]() ![]() ![]() ![]() ![]() ![]() ![]() 02家校合力“云康复” 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离不开的爱。在疫情面前,我校全体教师始终心系残疾学生,用生命去呵护他们的健康,用爱心浇灌这些迟开的花朵。“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爱,”针对智残学生、自闭症学生的特殊性,学校合理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开展认知学习、生活技能和康复训练等。同时开展家长课堂,指导家长如何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康复训练、地板时光、自然情境教学方法等,手把手、一对一完成专业性很强的教学线上指导工作,同时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家长辅助康复的能力。 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康复任务的同时,注重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借助每天的“我与老师通电话”小环节帮助孩子们消除对疫情的恐惧心理,安抚孩子们的不良情绪。开展“宅家也精彩”等主题活动,指导家长用图片、抖音、日记等形式捕捉学生在家学习、康复、劳动、游戏中的精彩片段,分享到家长群,相互交流学习,把家庭演变成课堂,真正意义上做到“家校合力,共同教育”,确保这些特殊的孩子在特殊的时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按照上级要求,充分摸排全校学生动向,随时追踪学生身体情况。由学校统一部署,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负责,做好家长的宣传和解释工作,确保随时掌握学生动态,探亲及外出学生消息如实、精准上报;班主任每日收集学生体温和身体状况,如果体温偏高或发热症状,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残疾学生通过身边的成人认识和了解世界。尽管家长是残疾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第一人,但在疫情时期,家长不一定具备科学客观的疫情知识和防控措施。因此,我们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提高家长的防范意识,向其宣传科学有效的防范知识。 学校公众号积极推送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班主任及时向家长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指导家长教育孩子正确认知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知识,劝导家长不要焦虑,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产生安全感;指导残疾学生健康生活,要求家长和残疾学生要尽可能居家、认真洗手,严格执行去公共场所戴口罩的要求,同时要求家长也要确保孩子正常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免疫力。 03共同守护爱传递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积极筹备防控物资的同时也受到教育局及爱心人士的关注,他们也为学校送来了消毒液、额温枪、防护服等必须的消毒防疫用品,这些保障了值班教师及志愿服务教师的安全。疫情就是命令,学校干部教师都主动参加到疫情防控战役中,在做好学校防控工作的同时,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教师除参加本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外,还主动报名参加全区志愿服务工作,分别赴西营门利海社区、杨柳青农场社区及莱茵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不畏风雪,怀抱满腔热血坚守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但生死攸关的激烈战争,在疫情面前,我们绝不退缩,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折翼天使,守护我们的祖国。狂风难毁万木林,相信我们众志成城,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