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抗疫的第一道关卡,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在基层战“疫”的第一线,实施最严防控措施,他们就是坚决做好防疫“守门人”的社区工作者。
春节前,刚刚结束在外借调工作回到家兴里社区报到的韩珊珊,本计划着趁春节假期多陪陪孩子和家人。但疫情爆发后,韩珊珊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假期,大年初二就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线上。
身为网格员,她以最快的速度摸清排查分管网格内的外地返津人员情况,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这些人的具体情况:何时归津、身体状况、现在何处......持续性地电话联系外地人员,让她的嗓子已经哑到说不出话,但她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海超的安排部署下,韩珊珊整理起疫情期间所有的工作档案,每日整理上报各类报表数据等工作。有“强迫症”的她,把所有的电子文档都分类整合保存在电脑上,纸质版的档案整理工作从疫情初期的一个档案盒积累到现在的五个档案盒,这些都是她的“劳动成果”。
随着复工政策的放开,每天她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给已按要求完成居家隔离的人员开“证明”。有时,当不满足条件的居民联系她时,她总是耐心地向居民解释相关政策规定,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她常说:“居民的满意和理解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
从初一开始上班,韩珊珊手机从不离手,一直盯着居家隔离群里的动态。微信群里不论是谁需要帮忙,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帮助他们解决在居家隔离期间的各种问题。正月十五晚上,有一个居民在微信群里说家里没有洗洁精了,虽然不想打扰她,但水池里已经堆满了脏碗。韩珊珊私信回复让她不要着急,一会儿就让同在家兴里小区居住的母亲给她送去。她还叮嘱自己的母亲,给这家人同时送上一袋元宵,一同感受节日的氛围。收到意外的礼物,居民十分感动。
韩珊珊能安心守在工作岗位上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作为基层工作人员,韩珊珊工作十分忙碌,初一上班后,她就把4岁的女儿送到了父母家。每次视频,孩子总是问道:“妈妈你怎么每天都去上班,什么时候来看看我呀?”家人都明白现在正是特殊时期,社区的居民需要她,让她不要因为孩子分心,家里一切都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他们没有请战书,却冲在了防疫前线;他们没有防护服,却筑起了坚实防线。成千上万的社区工作者,是这次战“疫”中默默无闻的“逆行者”。韩珊珊只是这些社区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自身努力切实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防线。愿历此坎坷,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