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法治
不同岗位 相同初心 西青区机关民警在基层岗位发光发热
来源:西青融媒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3-04
内容提要:按照市局“做精机关、做大基层、做强实战”部署要求,90名机关警力下沉到分局基层派出所,与基层民警并肩作战。运行近三个月来,各基层单位统筹安排,做到了“人到事到”,各“下沉警力”尽快进入角色,做到了“人到心到”,充分发挥了自身工作经验和业务优势,把机关好的理念、好的作风带下基层,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建功立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按照市局“做精机关、做大基层、做强实战”部署要求,90名机关警力下沉到分局基层派出所,与基层民警并肩作战。运行近三个月来,各基层单位统筹安排,做到了“人到事到”,各“下沉警力”尽快进入角色,做到了“人到心到”,充分发挥了自身工作经验和业务优势,把机关好的理念、好的作风带下基层,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建功立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北派出所 付浩

  从特警总队到中北派出所,从应急处突到群众工作,这些改变起初令付浩很难适应。面对挑战,付浩迅速转变角色,在简单的工作交接中确定了工作思路,那就是深扎社区、访出实情、找准隐患。

  疫情防控启动后,付浩马不停蹄,第一时间梳理掌握辖区湖北籍人员情况、租户人员情况、发热人员情况以及各类不稳定因素情况,全力做好社区封控。

  付浩分管的社区相对分散,他召集村居负责同志研究社区封控方案,亲手绘制封控图,帮助联系25名保安人员,使封控既安全又便利。

  很快居民都认识了他,大家都知道社区来一个“勤快”的小伙子。“做社区民警就得从实际出发,只有多走多看多接触,才能感同身受,将心比心地把工作做到位!”

  在春节前的一次入户走访中,付浩认识了辖区里的一对失独老人。老两口已年过七十,儿子在十几年前去世,大爷在8年前因脑出血导致偏瘫,只有上半身能挪动,尽管两人都有退休金,但是缺少关爱的生活让这个家分外冷清。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大年三十付浩买着蔬菜水果,带着福字吊钱来到老人家中,打扫卫生、聊天说话,还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临走时,付浩给老人留下了自己的电话,“以后家里的困难我来担,您二老有嘛事随时找我”!

  付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隔三差五买药送药、送米送面,疫情期间,即使再忙他也会抽空给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口罩等,为他们解决生活之忧、燃眉之急。点滴小事,体现出他对群众心细如针、炽热真挚的深情大爱。

  张家窝派出所 宋国柱

  宋国柱今年57岁,“乐观、豁达、细心”是派出所同事对他的评价,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宋”。接手工业区管片之初,没有社区工作经验的老宋认真向同事取经,每天坚持沉入社区入户走访、了解辖区大事小情。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熟悉掌握了辖区基本情况,辖区群众也渐渐熟识了这位眉眼亲切又能帮助他们解决实事的片警“老宋”。

  为全力服务工业区内企业复工复产,老宋把工作做在前面。他深入企业摸排指导,按照“一企一方案”要求,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一家企业复工人员已达百人,人员密集,但办公室内部分窗户无法打开,导致空气流通不畅。

  了解该情况后,老宋立即将情况上报所领导和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企业进行整改。“小事不放过,细致保平安”,老宋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辖区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然而,却鲜少有人知道老宋一直在带病坚持工作,高血压、糖尿病困扰多年,常年吃药,已经走不快的腿脚,加上疫情期间需要戴口罩,呼吸很困难,但他从未说过一句苦或累,始终工作在一线。

  他总是说:“我刚来,还有很多不熟悉、做不好的地方。但是,组织交给我的工作,我一定尽全力做好、做到位!”

  李七庄派出所 王海迎

  王海迎是李七庄街杨楼村的社区民警。面对社区工作“零基础”、新冠病毒“高风险”,她用瘦弱的肩膀毅然担起了肩上的责任。

  杨楼村地理位置临近南开区,交通便捷,楼宇众多,居住人口基数大。特别是近几年村民分房,导致很多房屋对外出租。这些流动人口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王海迎紧紧抓住房东这一关键主体,会同村委会与杨楼村房东一一签订责任书,切实负起承租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在排查工作中,有群众向她反映外卖人员在此租住存在隐患,她立即深入社区走访,排查安全隐患,开展防疫宣传。最终外卖人员都表示将暂停业务,在家做好防护隔离,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满意。

  大年初五的深夜,她正在所里值班,突然接到了村委会负责同志的电话,反映杨楼村一家底商的务工男子有些咳嗽。这一情况立刻引起她的高度警觉。她冒着严寒,立即前去查看情况。经过耐心劝解,该名男子同意当晚就到发热门诊看病,经医院诊断为普通的扁桃腺发炎,排查新冠肺炎。

  在排查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为疫情比较焦虑担忧的群众,她总是耐心劝导;面对身处异地想返津的居民和门脸店铺经营者,她也会第一时间传达政策,劝说他们遵守规定,不要心急。忘我工作的她却总是唯独忽略了家人。

  她的父亲去年夏天突发脑梗,女儿也才7岁。如今照料父亲、看护女儿的重担几乎都压在她母亲一人身上,她强忍心中愧疚与不舍,舍小家、顾大家,坚持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以实际行动忠诚践行共产党员、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微电子工业区治安派出所 柳伟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37年的公安老兵,“社区民警”这个岗位对今年已经57岁的柳伟来说,却是一份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职责、新任务,他凭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忘我奉献精神,迅速进入角色,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柳伟的辖区里有5家企业在春节期间没有停产放假,涉及员工近7000人,一旦这些企业发生聚集性疫情,后果不堪设想,将影响全市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

  为此,柳伟主动放弃春节休假,为企业制定疫情防控档案,指导企业做好入厂人员的登记、测体温,督导企业强化厂区、车间、食堂、宿舍等公共区域的消毒,帮助企业制定完善应对突发疫情预案和发热员工隔离观察方案……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最终确保了这5家企业的绝对安全。

  随着辖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柳伟的担子更重了。他每天往返奔波于各企业之间,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一企一策”“一企一档”和员工“日报告”制度,对不放心的企业干脆带着药带着饭“守”在那。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柳伟通过“智慧内保”系统登记复工企业员工数据1万余条,协助企业腾空500余间宿舍落实外地员工14天隔离措施。通过科学宣传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消除了员工的恐慌心理,将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受到了园区企业的高度评价。

  赤龙南派出所  黄晓民

  他是子女眼中满鬓苍白的父亲,妻子眼中的垂垂老矣的丈夫,同事眼中和蔼可亲的老前辈,但就是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在面对严峻疫情时,冲锋在前、连续作战,奋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勇气和担当守护着数千个家庭的健康平安。

  黄晓民负责的南口村流动人口众多,辖区内还有一家大型企业、汽车园、物流园。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黄晓民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等困难,每天带着辅警沉入社区,配合志愿者、工作人员为每一位出入小区的群众检测体温,登记信息,对辖区内所有出租房屋及外来人口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登记,还要配合医务人员,对查出有发热症状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自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累计入户两千余户。

  黄晓民自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家中年近八十的老父亲不久前罹患肺癌,身体虚弱。而他也只能在工作之余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看望一下父亲。对父亲的千般不舍,也阻止不了他投身防控阻击战的脚步。

  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这是我分内的工作,都是应该的!”。朴实的语言,但却充分体现了一位基层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于奉献的精神。他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写着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原标题:不同岗位 相同初心 西青区机关民警在基层岗位发光发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