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月22日西营门街发现首例密接者以来,在街党委办事处领导下,街公共管理办立即响应,推动落实街指挥部最新工作要求,明确工作方向,压实工作职责,成立了综合协调组、物业督导组、物资保障组、数据统计组、社区动态采编组等5个小组,构建了社区联防联控制度体系,织密重点排查、宣传劝导、跟踪服务“三张网”。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立足本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推进和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综合协调组的王鹏是一名党员,也是本次防疫工作的中坚力量。疫情一开始,他就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当中。自1月22日以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主动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时刻督促社区,将各项琐碎而繁重的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一名父亲,他却不能陪伴在女儿身边,忽略了小女儿对爸爸的思念。他不忘初心,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舍小家为大家正是他这段时间工作的真实写照。
疫情不等人,及时梳理各社区情况,为领导提供第一手数据,是战“疫”的当务之急。负责统计社区情况的赵丝倩忍受着失眠的痛苦,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制作了统计日报表、居家隔离、居家观察表、外来人口管控明细表,为部署开展防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样,她也是一位奋斗在抗疫一线而不能陪伴孩子的母亲。幼子年幼的身影,并不能阻挡她抗击疫情的脚步,她匆匆安抚好儿子,就转身到投入紧张的防疫工作中。
“今天有没有居家隔离和居家观察的人员?体温是多少?麻烦及时告诉我,谢谢......”柔美的声音透着些许疲惫,这是王兰向各个社区询问日报的声音。隔离观察人数、居家观察人数、体温统计情况......这些数据的变化,她都要了然于胸。作为科室中年龄最小的女孩子,王兰并没有被疫情吓倒,而是用十分的耐心梳理复杂的数据,帮助做好“地毯式”排查工作。眼睛酸涩早就成为每日的常态,但她从不叫苦。
抗击疫情期间,保证基层物资充沛是打赢这场硬仗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一线社工集中精力,“95后”小伙李松霖主动承担起了社区物资分派的登记及运送任务。消毒液、测温计、消毒毯、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帽子、线手套……面对繁杂而琐碎的物品,李松霖根据各社区需求一一登记,及时发放。他表示:“虽然整天‘飘’在外面也会感到疲惫,但是想到这些抗疫物资可以为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带来有效防护,这些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门岗值守和出入口登记测温是基层防疫工作的关键环节。王峰和李松霖每日坚持到社区一线检查门岗值守和出入社区登记、外来人员返津情况。疫情期间下了两场雪,路面湿滑给出行带来很大困难,他们还是坚持每日巡查。巡查中,王峰不顾自己已年过五十的身体,每天凌晨开始在夜班值勤工作微信群内检查各卡口、门岗值班值守情况,甚至在凌晨4点到6点之间到各门岗现场抽检。他每天还与各物业沟通,检查社区环境消杀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告知书,督促物业落实整改,保障居民拥有一个安全、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随着防疫工作不断开展,西营门街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孙乃趁带领简报组成员——肖越和郭爽深入社区一线,搜集先进典型事迹,积极发掘正能量题材,做好社区内疫情防控的简报、信息等相关宣传工作。作为龙凤胎儿女的母亲,孙乃趁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战“疫”面前决不退缩。不管是社区居民捐款捐物活动,还是小巷管家的无私奉献,抗疫时期的大事小情都被她敏锐捕捉发掘,以简报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她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制度,做好电话接听的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肖越除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外,还为各组做好后勤工作,及时与一线社区工作者们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工作难题,疏导焦躁情绪;2月4日刚刚入职的郭爽第一时间进入状态,配合完成简报宣传工作,并力所能及地分担其他同事的工作任务,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街公共管理办全体工作人员一直奋斗在一线,与各社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他们或是妻子、或是丈夫、或是母亲、或是孩子,但此时他们都是疫情期间的战斗者。每一个人都将防疫作为己任,恪尽职守、不辞辛劳,始终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坚定的战斗决心,勇于担当,冲锋向前,为全街争取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