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区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工作纪实
来源:西青融媒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3-02
内容提要:“来到江岸方舱医院投入医疗救治工作,已经20天。不知不觉大家对方舱工作由最初的激动、紧张、害怕交织的心情,变得慢慢适应起来。穿脱防护服以及红区工作都顺畅熟悉了,与病人渐渐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更感到红区内外的更多特别礼遇,让我十分暖心。”西青医院第三批驰援医疗队队员贾翠婷医生说。

  “来到江岸方舱医院投入医疗救治工作,已经20天。不知不觉大家对方舱工作由最初的激动、紧张、害怕交织的心情,变得慢慢适应起来。穿脱防护服以及红区工作都顺畅熟悉了,与病人渐渐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更感到红区内外的更多特别礼遇,让我十分暖心。”西青医院第三批驰援医疗队队员贾翠婷医生说。

  夜班凌晨3点到达方舱医院

  我们每次上班出发前,在包里装上,备用的口罩、帽子、手套、鞋套,耳朵上贴好减压贴。提前一个多小时出发乘大巴班车前往方舱医院。

  进入方舱医院之前

  入舱前,大家都会互相关照着穿好“战衣”是一道温馨的画面。从排队取防护物资、洗手、戴帽子口罩、穿鞋套、穿防护服,都是十分小心。层层的装备要一件件按规格穿好,难以细数。医疗队队员虽在不同医院,大家你帮我戴护目镜,我帮你戴手套,检查进舱之前穿戴是否到位,感觉融洽的就像一家人。这样约半小时,团队一起走向方舱入口,需要穿过三个空间,打开三道门,进入方舱的世界。

  B区 125张床

  经过多次进出红区,大家已经熟悉了方舱里的工作环境,也更加熟悉了方舱里的病人。我们医生每次值班期间,分管100多个病人,一趟走下来有时要40多分钟。除了查看病情变化,经常会被病人拦下询问各种情况。

  有个病人老婆婆拦住我,就为了告诉我,她第一天住进方舱,看到外面几个医生,背后写了“天津医疗队”字样,医生们举着片子和病历在那里讨论,她当时就很感动,忍不住偷偷抹泪,她要表达“感激”;经常会有病人拦住我,是为告诉我,已经十来天没发烧了,她们想出去,腾出床位给有需要的人;也经常会有病人夜里睡不着觉、说憋气感觉不太好,而血氧没问题的,只是需要我的一些安慰和减压;也有测血氧上不去,符合转诊指标的,转天转去了定点医院;还有病人住方舱好几天,手机坏了,为借手机想跟家人报平安的;还有病人为了感谢,想要合个影留下纪念……

  他们都是我们一个个收进来的,现在,当能把他们一个个送出舱时,特别有成就。目前,病人收治情况由刚开始的入院为主已经转为出院为主了。

  自从这里陆陆续续收治的大量 “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到医疗队队员和患者一起跳广场舞,相互鼓励、相约一起战胜病魔,以至在最苦的日子里笑出了声来,医护人员和患者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鉴诊处医生在忙碌着

  出舱时脱防护服风险大,一道道要求需要很细致。有时交接班后十多个队员等在门口,经常一等就一个小时。

  2月28号早上从方舱医院下夜班出来晚了,发现班车已经走了,司机一直没联系上,我们几个站在那里觉得疲惫不堪。此时,门口处有位执勤的交警,意外听见了我们几个要回住处,他说着“你们下夜班太辛苦了”执意要给拦个出租车。挥着手并和每一个停下来的出租车介绍我们“这是援助医疗队的下夜班,能不能受累给捎回酒店去”。询问了好几辆车,最后定下来一个,等我们终于坐上车,车就马上开动了。我在车上回头想和交警示意一下感谢,却看见他还在冲着我们的方向,正在给我们敬礼…… 

  直到出租车师傅给我们送到住宿酒店后才知道,现在出租车公司都没正常运营,司机师傅今天还有其他任务,被分配要赶时间去做,先把我们带过,最后车费坚决不收。回到酒店,送餐师傅说热乎早点在保温箱里。

  经常会有人问我:“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会请战去战‘疫’前线吗?”我说:“定还会。”

  盼岁月可期,人情可待,国泰民安;愿春暖花开,山河无恙,人间祥和。

原标题:西青白衣天使感受武汉特别礼遇|西青区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工作纪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