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民政:致敬身边的战“疫”社区守护者
来源:天津西青 编辑:韩璐 日期:2020-03-01
内容提要:大寺镇博文苑社区门口卡点,杨晖和陈燕平这对夫妻在做着换岗交接。作为社区报到党员,夫妻二人响应《致全区广大党员的一封信》和“疫情防控工作向社区下沉”的号召,参与社区夜间执勤,且各自承担了不同的时间段。

  夫妻抗“疫”接力跑——西青区大寺镇博文苑社区报到 党员杨晖、陈燕平夫妇

  “你忘带家里钥匙了,给!还有我煮了一锅姜汤,还热着,你到家赶紧喝,别感冒!”

  “出门着急忘了,你做好保暖,戴好口罩,晚上可能有外地回来的,千万别放松警惕。”

  大寺镇博文苑社区门口卡点,杨晖和陈燕平这对夫妻在做着换岗交接。作为社区报到党员,夫妻二人响应《致全区广大党员的一封信》和“疫情防控工作向社区下沉”的号召,参与社区夜间执勤,且各自承担了不同的时间段。在大多数情况下,陈燕平负责晚上6点到8点,杨晖负责8点到10点,因此几乎每天晚上8点,社区门口卡点都会出现夫妻二人“交接”的场面,而卡点执勤岗也因为夫妻二人的爱心接力从没有断档过。

  杨晖是市机关领导干部,同时也是博文苑社区最早报到的在职党员之一。自大年二十九晚上开始,他连续二十多天在单位带班工作,虽然自身工作繁忙,但只要是在不值夜班的情况下,他都会积极报名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之中。杨晖表示“大疫当前,不当旁观者”,即便天气恶劣,他也依旧和往常一样,仔细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体温测量、车辆核查,事无巨细。

  陈燕平同样也因疫情防控工作返岗至今未休,不管白天工作多么繁重,下班后也总是到社区执勤。年前髌骨骨折至今尚未痊愈的陈燕平久站后走路总是一瘸一拐,但她依旧保持共产党员的战斗热情,为每一位入小区人员测温后,都会很礼貌地说声“谢谢”,她的体贴、亲切让人倍感暖心。

  杨晖和陈燕平夫妻二人参加社区值守时从不含糊,只要安排他们社区值守,都是简单吃口东西准点到岗。有时回到家中,看到临时需要志愿者“补档”值班的信息时,即便当天不是他们执勤,他们也积极响应,饿着肚子补位值勤。“工作是党赋予我们的责任,防控是党下达给我们的命令,作为党员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冲锋在前勇担当。我们要学习抗疫勇士,逆行向前,把身后的美好生活留给人民群众。”杨晖如是说。

  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仍需努力。博文苑小区门口,一面鲜红的党旗矗立在风中飘扬,许多像杨晖、陈燕平夫妇一样的党员志愿者仍在卡点值守,前方“战况”激烈,唯愿身后群众安宁。

  不负韶华的90后——中北镇福悦里社区工作者刘雨璠

  刘雨璠作为中北镇福悦里社区年纪最小的社工,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不仅没有畏惧退缩,反而始终坚守岗位,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和居民。

  刘雨璠家住在距离单位30公里远的东丽区,每天上班需要倒两班公交,再搭乘13站地铁才能到单位,单程最快一个半小时,慢的时候要两个多小时。每天5点半就起床的刘雨璠工作时不仅没有倦容满面,反而精神奕奕、斗志满满。由于疫情的影响,公交车的发车间隔增大、车次减少,迟迟等不到公交车的刘雨璠徒步3.6公里走回了家。打开家门的瞬间,发现母亲正在门口守候,面对母亲的关切和心疼,刘雨璠为了不让她担心,笑笑说:“平时您老说我在家呆着不出去活动活动,这回就当锻炼身体了。

  乐观积极的刘雨璠在社区防疫工作中也总将正能量带给其他人。每一个排查电话结束前,刘雨璠都要对居民嘱咐一句防疫注意事项;每次站岗测温时,她也不忘对居民笑着说一声“谢谢您配合”。连日的工作让她的声音嘶哑,可是她不敢在居民面前咳一声,怕居民心里不踏实,只能常备清咽滴丸减缓自己的疼痛。

  在社区防疫工作中,还有许多像刘雨璠一样的90后奋战在一线,她们用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战“疫”斗争中最温暖人心的存在。

原标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