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区大寺镇社区创新网格管理举措:我有2900个微信好友
来源:天津西青 编辑:韩璐 日期:2020-02-27
内容提要:西青区大寺镇福特纳湾社区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积极运用微信平台,凝聚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西青区大寺镇福特纳湾社区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积极运用微信平台,凝聚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16年,西青区大寺镇福特纳湾社区申请了微信账号,优化以往建群的管理模式,在下户走访过程中与居民面对面互加好友,建立信任。通过私信聊天,实现管理和服务的互动,推动社区的网格化管理进程。“好多居民不喜欢被动的加群,有些人干脆都不看群消息。想做好网格工作,还是需要和居民建立一个‘好友’关系,让居民由被动变互动再到主动,增加群众的参与感。”福特纳湾社区主任孙学翠说。如今,居住在社区的2900余户居民已经全部成为社区的好友。

  在天津市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后,福特纳湾社区充分利用微信互动性强、信息传递快的特点,第一时间向广大居民逐一私信发送了关于新冠肺炎排查通知及注意事项,提醒大家认识并关注疫情,提高意识,做好防控。消息发出后,分散在全国各地回家过年的400余个“好友”积极关注,并作出了回应。

  福特纳湾社区现有11名网格员。在人员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该社区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辖区内对3478户居民的第一轮人员联系及排查,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更减小了疫情传播隐患。孙学翠说:“无论我们的好友在天津还是外地,只要他带着手机,就能收到我们的消息。”之后,网格员又用一天时间集中对196户未反馈居民进行上门排查,做到了信息精准、全面覆盖,更为后期开展租户排查,落实“四色”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福特纳湾社区与“好友”之间频繁互动,解决了不少问题。在疫情防控初期,各类物资紧缺,社区发朋友圈请求好友增援体温计,不到一天时间,就有十余个微信好友主动支援;社区还通过好友征集了周边店铺信息,为居家隔离的群众提供日常服务。福特纳湾社区这个“好友”已经成为大家疫情防控期间接触最多的热门。日常中,社区通过发送朋友圈消息,推送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以及最新进展等正面消息,引导群众稳定情绪,正确认识、科学防控;对微信群出现的负面舆情、谣言及时发声制止,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正能量。工作人员还会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上传工作信息,让群众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疫情,掌握网格内的疫情防控动态,避免过度焦虑。当一些居住在社区的党员甚至普通群众得知门岗人员匮乏时,大家便主动请缨,加入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孙学翠说,直至机关党员到来,福特纳湾社区各小区门岗,从未缺少过“红马甲”。

  “我们单位已经复工,每天上班没有口罩,家里有老人有孩子,居委会能为我优先预定几个口罩吗?”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了“硬通货”,收到上级部门调配的“爱心口罩”,福特纳湾居委会第一时间告知“好友”们,为居民们解决口罩短缺的难题,结合实际解决急需者的困难。“我家里还有一些口罩,一些消毒水,我把他们放在居委会,大伙谁用谁去拿。”居委会不仅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及时雨”,更成为亲友、邻居间互帮互助的桥梁。

  2900个微信好友,是居委会日常工作的积累,是基层工作者与群众间信任的凝聚,更是基层工作职能转变的最好体现,福特纳湾社区将持续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战胜疫情,守护幸福家园。

分享到:
相关新闻